.:. 草榴社區 » 成人文學交流區 » [古典武俠] 大隋皇帝 (全本1-374章)[完结]
本頁主題: [古典武俠] 大隋皇帝 (全本1-374章)[完结]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雨沐清风 [樓主]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9900
威望:8913 點
金錢:71 USD
貢獻:96666 點
註冊:2015-03-28

第365章、

  次日一早,杨广挥军杀向扶桑京都,在界港留了四千士兵驻守。
  一路上,大军所过之处,对沿途扶桑百姓秋毫无犯,扶桑民心大悦,天朝军仁义之师的形象迅速深入人心,传遍四方。
  杨广率全军迅速挺进,原本到京都两日地路程,急行军只用了一日一夜,便兵临京都城外,果断将倭人京都团团包围。
  他接获情报,城内倭人守军有五万人之多,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原以为扶桑幕府会将重兵放在本州与九州相接的前线,层层布防抵抗,京都多半空虚,没想到倭人仍在京都布置了五万守军,看来扶桑朝廷中也有足智多谋之士。
  京都城内地倭人守军对天朝大军突然兵临城下,显得有些惊惶失措,不过京都乃是扶桑都城,无论如何得顶住,不可放弃,他们在城内严密布防,等待天朝军的大举进攻。
  奇袭京都之策已然落空,眼下局面,天朝军有精锐步兵十万人,而城内倭人守军多达五万,这还不包括他们临时动员起来参加守城的城内壮丁。扶桑都城不但人口多达数十万,而且城防极为坚固,冠绝扶桑国,堪称固若金汤。
  杨广拥有一百五十多门强劲大炮,京都城墙是可以轻易轰开缺口,然而接下来就得面临惨烈的城池巷战,巷战中己方强大的火力打击难以发挥作用,基本上就是肉搏硬拼。
  十万士兵虽是百战精锐,要硬碰硬攻下五万人防守的坚城,也委实力有未逮。萧若从不打没把握的仗,暂不攻城。
  而对于京都城内的五万倭人守军来说,他们也不敢主动出城决战,九州一场大决战已经将倭人打寒了心,当时还是趁天朝军半渡而击,尚且一败涂地,他们现在无论如何不敢与天朝军队再打野战了,三军上下患上了严重的恐中症,宁愿消极守城。
  扶桑幕府大将军丰臣秀吉坐镇京都,下令严防死守,绝不出战,同时传令扶桑各地大名紧急率兵来增援。
  于是,战局暂时陷入对峙状态,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
  杨广大力宣传他的征服政策,统战方针,进行攻心战,使各地倭人大为动摇。
  他一面围困京都,等待后续援军,一面派人四处打探李世民行踪,想找到李世民秘密巢穴,击杀李世民。
  一连多日过去,扶桑诸藩的兵马从各地赶来,云集京都附近,不过他们没有主动进攻京都城外的天朝大军,而是远远的对峙着。
  天朝大军一方面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又大力推行温和的征服政策,两手一硬一软,双管齐下,恩威并施,诸藩各家大名也举棋不定,相互观望,内部极不齐心,各家有各家的算盘。
  扶桑政治制度与天朝差异较大,扶桑各地由地方上势力强大的豪门大名所统治,有点类似于中土的周朝,扶桑地方上的各家大民就相当于周朝的诸候,既向朝廷统治者效忠,又拥有自己的家族领地。
  杨广针对这种复杂局面,大力推行他的分化瓦解政策。
  扶桑各家大名的部队自行其事,都希望别人去战斗,自己好在后面捡便宜。乃至相互戒备,彼此猜忌,根本无法统一行动。甚至有大名暗中寻找途径与天朝军接头,联军已呈分裂的趋势。
  另一方面,九州征服战十分顺利,两路大军长驱直入,已占领了大半个九州,天朝援军源源不断增援过来。
  扶桑京都一带战云密布,大战随时可能暴发,空气间迷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压抑得人透不过气来。
  这一日晚,有倭人使者秘密前来与天朝军接触,是日本关东一家较小的大名,野田家派来的,探问要是他们家归顺天朝,家族领地能不能得以保全……
  杨广心中暗喜,原本中原王朝的统治不能容忍地方割据势力,然而为了分化瓦解倭人,以倭制倭,目前不妨答应他们。
  他表示野田家若弃暗投明,可以保全领地,不过有一条,野田家必须在此战中立下功劳,在一旁观战是不行的,得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天朝的效忠……有了皇帝这句话,野田家派来的秘使大喜,欢欢喜喜去了。
  第二日,野田家并未立刻举家来归顺,晚上派使者来解释说,他们家要等一个最好的时机倒戈,只便建立大功,给皇帝一个大大的见面礼云云。
  杨广心里头跟明镜也似的,这些漂亮话其实都是托词,野田家跟天朝这边搭上了线,仍然首鼠两端,抱着观望之心,以便谋取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若天朝军得胜,伊达家一定会倒戈痛击本国人,充当天朝平定扶桑的急先锋;而要是天朝军战况失利乃至陷入危局,野田家十有八九会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坚定站在幕府那边不动摇,继续当忠臣。
  野田肚里暗骂这个老狐狸大大的狡猾,不过想想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便打赏了些金银给秘密使者,让他回报他们家主,等待最佳倒戈时机可以,不过得尽快,如若不然日后战场上碰头,炮火可不分扶桑兵哪家归哪家,被轰得人仰马翻才叫冤枉。
  使者心头一凛,微微变色,忙说一定转告家主。
  接下来几日,仍然没有打探到李世民的行踪,天朝军大营二十里之外便是扶桑诸藩的兵马,斥候骑兵的行动范围受取严重制约,走得过远的几支斥候都遭到敌军打击,损失了好些人。在如此局面下,杨广不得不暂停远距离搜索李世民秘密巢穴的行动。
  而在杨广大力推行的怀柔征服方针之下,已有多家扶桑大名秘密来接头,暗怀鬼胎。诸藩之间地分裂继续扩大化,矛盾浮于表面,甚至不少大名家的兵马离得远远的扎营,彼此戒备,以防被别家偷袭。
  扶桑各地大大小小的大名陆陆续率兵赶到,少者千余人,多者一两万,几乎扶桑全部大名都来了,总共聚积了二十多万兵力,加上京都城内的五万。基本上扶桑倾国之兵已全部到齐。
  然而扶桑诸藩之间原本就矛盾重重,远非铁板一块。在杨广分化策略之下,内部矛盾已有激化升级的趋势。
  随着扶桑倾国之兵云集。京都城内幕府大将军丰臣秀吉天天派人命令发动大举进攻,城内兵马也好里应外合,夹击天朝军。
  可是城外扶桑诸藩的兵马根本就协调不起来,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一小部分大名甚至已跟天朝那边接上头,他们说什么也不会轻举妄动的了,另一小部分大名忠于幕府。想发动进攻,却独木难支;而大部分大名一心观望,等待时机变化,再作决定,也不约而同按兵不动。
  京都内的幕府大将军丰臣秀吉急得脑门冒烟,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诸藩兵马就是不动,到后来他病急乱投医,甚至把天皇都搬出来了。
  然而也不起作用。天皇早就是早早供起来地摆设了,没人拿天皇的命令当一回事。
  几个幕府死忠派大名实在看不下去了,终于率自家本部兵马发动进攻……结果可想而知,人数有限地进攻部队遭到无情的暴打,损失极其惨重,很不光彩地逃了回来,灰头土脸,实力大伤。
  这么一来,就更没人愿意进攻了。
  对峙的这段日子,随着九州迅速占领,天朝一方的后续援军源源不断开到,使天朝军在京都一带的兵马达到十四五万人,界港守备兵力也得到极大充实。
  令全军将士感到意外的是,援军当中竟有一支一千六百人的倭人士兵,据九州长孙无忌的说法,这些倭人原本是打散地九州地方兵,因皇帝宽松怀柔的占领政策,他们主动前来投靠的。这可是件新鲜事,全军将士为之啧啧称奇。
  杨广龙颜大悦,看来怀柔政策起到的效果相当不错,人心向背才是最大的力量,九州占领后,倭人百姓的反抗应该会非常少。这在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地过程中 ̄ ̄尤其是倭人那么强悍疯狂的民族 ̄ ̄是十分少有的。
  天朝军在扶桑本州已有十六万大军,与扶桑倾国之兵三十余万对峙,一旦大战暴发,就是最后地大决战,胜者将拥有整个扶桑国。




  第366章、

  以野田家为首的几家早就与天朝军接好了线的大名,也公然宣称与幕府划清界线,准备投靠天朝。而其余的大名则惶惶不可终日。
  当天晚上,扶桑诸藩之间发生了几场小规模火并。原因是诸藩相互猜忌,相互防范,严重不信任导致的意外冲突。一夜数惊,人心惶惶。
  扶桑众大名的团结彻底破裂,各家有各家的小算盘,谁都拿不准哪家是盟友,哪家是敌人。各自为政,成了一盘散沙。
  到第二日,后方九州已基本上宣告平定,秦叔宝率一支军队来增援,九州由另一员大将长孙无忌率两三万兵镇守。
  至此,从界港到京都一带天朝兵力达到十七万之多,加上野田家和归顺的十几家大名的六七万人马,兵力已十分充足,发动总攻的时机业已成熟。
  摆在天朝军面前有两条路,一是集中兵力猛攻京都,京都一下,附近人心涣散的大名们一定会投降;另一种策略是先打击摇摆不定的各家大名,逼他们作出最后的抉择,待降服了附近所有大名之后,再进攻京都。
  御帐中,主要将领就这两种策略各抒己见,讨论得十分热烈。最后,杨广考虑到扶桑京都不比别的地方,打起巷战来,一定得付出惨重的伤亡,他决定先对付京都附近的各家大名,那些家伙当墙头草两头倒够久了,是时候跟他们来个了结了,要么投降,要么灭亡,没有第三条路。
  当日,杨广挥兵东攻,与野田家联合进兵,到最后逼降了两家,击溃了一家,全歼了一家,战果相当辉煌。
  这场仗又给了其余两头倒的大名不小的冲击,有三家大名震恐之下连忙表示归顺,还有一家连夜逃跑,想离开这个是否之地,逃回自家领地。
  不过逃回领地显然不是个好主意,因为这场大战将决定整个扶桑国的归属,逃得再远也逃不出扶桑四岛,到时候不管天朝军胜利还是幕府胜利,都饶不过他。所以京都附近尽管凶险万状,绝大多数大名还得呆着。
  次日,杨广率大军进攻京都北边的众大名,以野田家为首的归顺大名协同行动,以泰山压顶之势扑将过去,北面六七家大名不战而降。
  战局大势急转直下,扶桑各地大名纷纷背叛幕府,转而倒向杨广。此消彼长,扶桑京都已岌岌可危,幕府朝不保夕。
  经过他的前两次打击,现如今京都附近东面和北面的扶桑大名已被降服,南面是从界港来的方向,一直在天朝军控制之下,只剩了西面还有十来家扶桑大名盘踞,至今还在摇摆不定,迟迟决定不了站在哪一方。
  而杨广今天不允许他们再摇摆,他们必须作出抉择,归顺或覆灭,二选一。
  杨广率五万最精锐的天朝远征军,以野田家为首的归顺大名也率部来助战,共计二十余万人,对方只有各自为政的三四万人,很那么种巨石压卵的味道。
  对于天朝军的举动,京都内的守兵可以说一点办法都没有,幕府将军曾想趁杨广率兵降服各部大名时派兵出城反攻,结果刚一打开城门,就是一阵强弓硬弩外带炮火覆盖过来,吓得连忙又关上城门,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只能抱着绝望的心情,眼睁睁看着城外大名一个接一个投入对方帐下,天朝皇帝龙旗逐渐将京都包围。
  杨广率二十余万人马逼近京都西面的大名军营地,还未开打。就有三家大名不战而降。萧若表示欢迎,然后毫不拖泥带水,下令对其余大名发动进攻。
  战斗刚刚开始,又有四有家大名倒戈归顺。剩下几家大名坚持抵抗,其中有两家大名在吃不消的时候投降。只有两家大名誓死效忠幕府,要拼死一战。
  杨广指挥二十多万人马,包围这两家大名地营地,从四面八方发动猛攻。
  其中一家只有两千多人,很快便被攻陷军营,全族士兵被屠戮殆尽。大名死于乱军之中;另一家有五六千人,依托有利的地形誓死苦战。硬撑了一个时辰,也终于撑不住了。联军攻入军营,四处烧杀。
  杨广在重甲骑兵军精骑簇拥下驰进营中,指挥各部兵马作战,敌人的抵抗越来越弱,战斗已趋近尾声。
  随着敌人的抵抗部队一批批被扑灭,杀喊声渐渐消退,只有军营中央帅帐附近的战事仍然迟迟没有结束。杀声震天,战斗进行得颇为艰苦的样子。杨广便率重甲军将士驰去过查看。
  来到帅帐近前,杨广打眼望去,只见里面负隅顽抗的人马分两种旗帜,一种是这家大名的最后兵马,另一群人却是丰臣家的残部。带着青铜鬼面具的丰臣友吉双手持倭刀,率部属在人群中砍杀,身上刀上鲜血淋漓。已不知杀了多少人。
  丰臣家这些人都是最后残余地死士,战斗力远比这家大名的兵马要强,他们豁出性命拼命作战,联军人数虽多,一时也打得较为艰苦。在联军的猛攻之下,已难以支持,一个接一个倒下,人数越打越少,直至全军覆没,两家大名双双被擒,其中丰臣友吉武功惊人,一人砍倒了两百多个联军士兵,终于也逃不过力竭被俘的命运。
  这家大名被俘之后,硬不起来了,向杨广乞求饶命。
  然而为时已晚,杨广有意杀一儆百,下令将此人当场斩首示众,让所有人看看反抗天朝的下场。
TOP Posted: 05-08 18:35 #186樓 引用 | 點評
雨沐清风 [樓主]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9900
威望:8913 點
金錢:71 USD
貢獻:96666 點
註冊:2015-03-28

第367章、

  三日后,杨广下令全军将士准备进攻,同时派传令兵分赴各处扶桑诸藩军营,命令所有大名率兵去京都城外集结,协同天朝大军进攻。
  现今局势已然明朗,扶桑各地大名灭的灭、降地降,京都附近再也找不到一支效忠幕府的兵马。扶桑各地由诸多大名统领,他们的降服,意味着扶桑国各地已归顺于天朝,局势骤然为之一变,京都竟尔成了一座孤城。
  城外天朝军加上扶桑众大名的军队,总共将近三十万大军,营帐遍布方圆百里,将京都围得水泄不通。而京都城内的守军只有最后的五万人,已经不可能再有援军到来,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城内幕府将军扬言要与天朝军玉石俱焚,拼到最后一个人。并近乎疯狂的将京都所有居民都动员了起来,狂妄地叫嚣要来个“百万玉碎”。
  “‘百万玉碎,?哼哼!”杨广为之冷笑不已,“城内守军居民加在一起,顶多也就五六十万人,哪来的百万?既然倭人想玉碎,那朕就成全他们!”
  杨广很了解倭人的民族性格,历史上二战尾声时,一败涂地的日本人也歇斯底里的叫嚣要拼到最后一人,要“一亿玉碎”,搞得很悲壮的样子,哪晓得到最后,美军还没在本土大举登陆,日本人就投降了,想“碎”地“一亿玉”最终还是选择了苟且偷生。
  杨广统率三十万大军,在京都城外四面列阵。但见万头簇动,密密麻麻,黑压压的无边弗际,覆盖整个大地,一眼望不到尽头……
  京都城墙上倭人守军看得心惊肉跳,手足冰冷,绝望之情在每一个人心中漫延。
  忽然,三十万人高举兵器齐声大呼:“万岁!”“万岁!”“万岁……”一声声惊天动地,巨大的声浪似乎要将整个城池掀翻。
  城墙上守军士兵一个二个心旌动摇,面无人色。气势已被对方完全压倒。
  杨广率三十万人在京都四面列阵,是为了展示实力,打击守军地抵抗意志,目的达到后,便下令大部分士兵收队回营,然后所有大炮推上前。
  针对目前局面,他制定了完善的进攻计划。第一步,先用大炮轰击城墙。一百八十门威力强大的大炮,部署在京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向京都城墙轰击。轰隆轰隆之声不绝于耳,硝烟滚滚,地动山摇。京都各段城墙随之产生一阵阵崩裂声,好似临死前的哀鸣。
  这一轰,就足足轰了三天三夜,半刻不停,一炮接着一炮疯狂轰击,大炮都损坏了二十多门。
  京都四面城墙已全部轰毁,坍塌,成了一大堆乱石,京都就此失去了城墙的保护,直接暴露在大地上。同时,经过三天三夜毫不停顿的轰击,城内军民也到了崩溃的边缘,长时间精神紧绷,而且没办法休息,铁打的人也吃不消。
  在大炮空前强度的猛烈轰击之下,京都城墙只支撑了一天多一点,就轰然倒下,成了一堆沙石,接下来的时间里,炮火轰击的主要是城池外围的房屋。
  扶桑人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制,一炮能轰个对穿,在长时间猛烈的炮火轰击之下,一排排房屋被轰成渣,军民伤亡惨重,守军已经不知道该在哪里布防了。
  京都军民的噩梦还远不止此,更可怕的是火炮在城内引发的大火。木制结构的房屋最怕遇上火灾,一旦火势漫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并且在连续不断的炮击下,城内倭人救火工作往往得付出巨大的牺牲,而且效率很低。
  杨广敏锐的发现了京都这一弱点,下令将扶桑大名的投石机拖来,在投掷的石块上倒上油,点上火,然后发射,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飞进城里。终于使火势全面失控,大火漫延到全城,吞噬了一片又一片房屋,不知多少人无家可观,城内民众哀鸿遍野,有若人间地狱。
  噩梦般的三天之后,等到城内军民终于控制住了火势,昔日号称扶桑最繁华的京都已是满目废墟,四处瓦砾焦木,在城外远远望过去,就像一个空前绝后的巨大垃圾箱。
  进行了长达三天的炮火准备,该摧毁的都摧毁了,接下来,最后的全面进攻正式开幕。
  惨烈的巷战是无可避免的。杨广命令归顺的扶桑大名先发动进攻,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他亲自制定了具体进攻方案,各家大名的兵马轮流上阵,打了一阵就可以下来休息。从京都东南西北四面同时发动进攻,实力强大的大名一家负责进攻一面,实力较的大名则四五家联合向一面进攻。
  当日,全面进攻开始。
  十几家大名的兵马从四个方向进攻京都。各家大名急于在新主子面前表现,无不拿出十二分精神,尽力督促手下进攻。
  而城内守军生死悠关,也背水一战,疯狂抵抗。
  进攻方与防守方逐条街道逐条街道的争夺,逐间房屋逐间房屋的拼杀,一时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双方都死伤惨重。
  一个白天打下来,进攻大名的兵马伤亡近万,守军一方也付出了差不多的伤亡。
  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简直绝望了,这么打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们就真得玉石俱焚了。
  杨广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命令进攻的兵马退下来休整,点亮火把继续进行夜战,派新的一拨大名兵马上阵…




  第368章、

  杨广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命令进攻的兵马退下来休整,点亮火把继续进行夜战,派新的一拨大名兵马上阵……
  杀戮在深夜中持续进行,浴血奋战了整个白天精疲力竭的守城军民,只得又重新投入到战斗当中。
  月色晦涩,暮霭凄迷。但见沉沉夜幕之下,双方人在半废墟的城内殊死搏杀,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有若人间地狱,整个城池找不到一块安宁的地方。
  天朝方不计损失没日没夜的进攻,给京都军民以极大的心理震撼,加上进攻军队并非天朝人,而是他们扶桑人,更令守军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再乐观的人到这时候,也彻底绝望了,末日将很快来临,绝无侥幸。
  在进攻方持续不断的猛攻下,京都军民每时每刻都身陷战场中,完全得不到休息,他们与天朝方不同,进攻方可以轮换作战,每一拨兵马都是养精蓄锐的生力军。而他们即使能在城内找到尚算安全的地方,在四面八方都是杀喊厮杀声的环境下,也很难获得真正的休息,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奋战。
  扶桑人性格中普遍有残忍无情的一面,众大名对底下士兵的生死基本上无动于衷,若能用卑贱士兵的性命选取自身的荣华富贵,对他们来说,是很合算的买卖,一点都不心痛,精神抖擞率本部兵马投入到进攻当中。
  大名们自己不心疼,杨广就更犯不着心疼了。打仗不可能不死人,与其死本族人。就不如让扶桑人自己先拼个你死我活。也给各家大名一个表现的机会,有功的战后论功行赏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惨烈地消耗战进行当中,杨广也同时发动强大的心理攻势,派一批大嗓门的士兵朝城内不停的喊话,放下武器投降的人可以免除一死,否则只有给幕府将军陪葬!并宣布天朝天子的占领政策,凡归顺者即为天朝子民,与中土内地的百姓一视同仁。然后描述天朝统治之下的地区太平安乐的情形……
  以此打击城内军民的抵抗意志,动摇其心理,削弱敌人拼死一战地决心。
  战斗进行了半个时辰。杨广看时机差不多了,便下令鸣金收兵。将进攻部队撤回来。朝城内扬声说道不想死的可以出来了,不管是谁。出来地人一律优待,皇帝保证其安全……否则,下一拨攻势将更为猛烈。
  生与死两条路摆在城内军民面前,由他们选择。
  喘息中的守军士兵面面相觑,若说一点都不心动,那是骗人地。
  终于,城内一群妇女牵着孩子冲了出来。向天朝军乞求饶命。并不是每一个倭人都甘愿为幕府“玉碎”,尤其与战争无关的女人和孩子。
  杨广命后勤人员拿来热腾腾的饭菜,招待这些妇女孩子吃了一顿饱的,然后让人带他们去后方安全地带遣散,他们完全自由了。
  这些捡回一条命的妇女孩子感激涕零,对皇帝再三磕头谢恩。临走前朝城内悲声叫唤,叫他们的丈夫(父亲)也出来……
  这一幕,在守城军民中造成不小的冲击。幕府将军以下地各级将官则大声喝叱。
  不过杨广已不给他们犹豫的时间,手臂一挥而下,又一拨生力军压上,从四面八方猛攻城池。杀喊声再度响成一片。
  也不知是否因为守城军民的军心已然动摇,这一回他们的抵抗明显有所减弱,已不像白天一样玩命厮杀,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
  打了半个时辰之后,杨广再度下令鸣金收兵。这一回不待喊话,就见不计其数的老人妇女孩子从城里各处跑出来,紧随撤下来的兵马逃出城来,城内守军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这些老弱妇孺蓬头垢面,身上尽是血污,哭哭啼啼地,凄惨万状,一齐跪倒在杨广面前,五体贴地,乞求活命。其中还有几个倭人壮丁,估计是开小差的守城军民,神情惊惧不安。
  杨广表示欢迎,吩咐照样招待他们一顿饱饭,然后将他们带到安全处遣散。
  这些人喜极之下泣不成声,临去前朝城内大声呼唤各自的亲人,出来吧,出来吧……出来就有活命,就有自由,就从此是皇帝地子民,而在城里只有死路一条……
  城内人心大乱,不少妇女老人孩子……外带男子也一窝蜂朝城外跑。
  幕府的死忠派将官大惊失色,发狂似的率士兵在后面追杀,挥刀乱砍乱杀。倭人凶性大发时,杀自己人也毫不手软。
  “嗖嗖嗖嗖”,乱矢穿空,惨呼声大作。跳出掩体的守军成了护国弩的最好目标,在大批弩手的精准射击下,追杀的守军抛下一大片尸体,又退了回去。
  逃出来的这批倭人照样得到优待。而后杨广一声令下,下一拨攻势正式展开。城内守军的噩梦永无休止……
  就这么打半个时辰停一下,接受一批降者,再打半个时辰,再接受一批降者……对于城内军民来说,一面是必定会战死的战局,一面却是能安全的活下来,成为天朝子民,这种选择简直太残酷了,他们的“玉碎”心理不断受到冲击,不断动摇……
  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完全一筹莫展,尽最大可能向军民灌输“玉碎”的思想,无奈收效甚微。尤其是天朝军打一阵,又停一阵,这简直……简直太阴险了!要是一直打下去,或许底下士兵杀红了眼,就感觉不到恐惧,也没工夫考虑其他,偏偏打两下子,又停下来,把一条活路摆在精神松懈下来的士兵们面前,然后继续开打……这么来回折腾,意志再坚定的人,也要出问题。
  其结果是逃出来投降的人越来越多,刚开始时,以老弱妇孺为主,渐渐的青壮年男子也加入到逃跑的人群当中。
  整整一夜打下来,城内军民又伤亡了万余人,进攻方大名的兵马伤亡稍小,而且伤者大多得到了妥善的医治。
  倒是逃出城来的倭人多达两万多人,远远超过守城军伤亡人数,并且有迅速攀升的趋势,这对城内守军的士气是一个沉重打击。
  天朝军一方将领和大名都大为振奋,看来敌人败局已定了。
  杨广继续双管齐下,一面猛攻城池,一面进行心理战。一直持续了四天。
  这四天里,幕府将军由“百万玉碎”,变成“十万玉碎”,再变成“两万玉碎”……京都城内数十万居民先后投降了天朝军,他的五万正规军也死的死、降的降,最后只剩了一万来人,兀自在苦苦支撑。
  而且经过四天的逐步推进,战线不断朝里收缩,天朝军占领了京都绝大部分地方,已将最后这些人压缩在了塔楼天守阁一带,彻底陷入了绝境。
TOP Posted: 05-08 18:35 #187樓 引用 | 點評
雨沐清风 [樓主]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9900
威望:8913 點
金錢:71 USD
貢獻:96666 點
註冊:2015-03-28

第369章、

  这一日早晨,杨广正要下达最后总攻的命令。
  “众将听令,率部进攻!今日是与倭人最后一战,务必全力以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在座众将轰然领命,既然皇帝决定了,他们也不再多说。随杨广鱼贯走出议事大帐,率军进攻。
  战鼓隆隆,号角声四起。旌旗猎猎招展,铁甲映日生辉。天朝与扶桑诸藩二十多万大军,布满废墟般的京都,将残存的敌人重重包围在天守阁一带,最后的总攻即将展开。
  阁上阁下的幕府士兵面对这般阵势,无不面如死灰,直冒冷汗,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得很,绝对撑不过今日了,今日就是他们的死期。
  铁甲军将士众星捧月般簇拥着皇帝,策马来到军阵之前。
  整个京都不约而同静了下来,敌我双方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杨广骑在汗血宝马上。身着战甲,雄姿英发,气宇轩昂,映着烈日灼灼夺目,恍如天神,令人不可直视。
  杨广马鞭遥指高大壮丽地天守阁,清声朗朗道:“扶桑天皇和幕府将军听着,令尔等速速投降!朕以仁义治天下,不屠戮亡国之君,你们若及时率众乞降。朕开恩封你们为公爵,迁居我朝京城。永世不加迫害;如若执迷不悟,天师一至。玉石俱焚,那时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充沛有力的话语以无上内力送出,响彻整个京都。天朝方二十多万将士听得热血沸腾,齐声高呼响应,“速速投降!”“速速投降……”之声连绵不绝,声浪扑天盖地。
  最后的万余幕府士兵心旌动摇,肝胆俱裂。双手冷汗淋漓,几乎握不住兵器。
  天守阁上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反应。
  城池中的塔楼在扶桑称为天守阁,即是城主的居所,也可以作为军事要塞,类似于中土城池的内城。京都的天守阁是整个扶桑最高大宏伟的。高耸入云,极为壮观,同时也非常易守难攻。扶桑天皇和幕府将军一定就藏在里面。
  阁上迟迟未有答复。杨广英眉一挑,手中长鞭直指天守阁,“进攻!”
  ‘时,杀喊声大作,全军将士争先恐后冲杀上去,势不可挡,敌人天守阁下的防线很快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忽然,天守阁上火焰腾起,整个熊熊燃烧起来,赤红色火焰将巍峨壮丽地塔楼吞没,黑烟滚滚,热浪逼人。天守阁上的幕府士兵惊恐万状,不断有人惨叫着跳了下来,摔得筋断骨折。
  “有人自焚了!”城内所有人很自然生出这一念头,敌我双方都不自觉地停下了战斗,齐刷刷抬头,望着象征扶桑统治权的天守阁沐浴在烈火当中,一时间感受各异。
  天朝军几位将领喜道:“恭喜皇上,也不知是倭人天皇还是幕府将军在塔楼上放火自焚,想来他们自知败局已定,又不愿乞降,就干脆在楼上自焚而死,跟我们地商纣王一样!”
  周围将士们纷纷称是,喜动颜色,他们不大搞得清扶桑究竟是天皇统治还是幕府将军统治,反正他们一旦在塔中自焚,平倭战争基本上就结束了。
  忽然,两个扶桑人鬼鬼祟祟也不知从哪溜出来,他们地衣着发式迥异于寻常扶桑人,神情惊惧难言,蹬蹬蹬跑到杨广面前,扑通一声翻身跪倒,拼命磕头不已,咚咚咚,个个货真价实。
  这两人一跪,天守阁附近最后负隅顽抗的全体幕府士兵也哗啦啦跪倒。天朝方众将士迅速安静了下来,大名们面面相觑,脸色都有些古怪。
  杨广扫了面前这两扶桑人一眼,微微冷吭一声,淡淡道:“你们是什么人?”
  其中一个面容清瘦的扶桑人又磕了个头,恭声道:“朕……噢不!罪臣乃是扶桑国地天皇推估,乞求皇上饶命!”
  另一个中年扶桑人也顿首道:“罪臣是扶桑国幕府大将军丰臣秀吉,请皇上开恩。”
  一个天皇,一个幕府将军,扶桑的最高统治者就是这两人了。他们的一跪,意味着扶桑国无条件投降。
  扶桑诸藩的士兵们看见这一幕,心底里不是很好受。幕府将军还罢了,而天皇在所有扶桑人心目中,却并非凡人,而是神,活着的神!如今神也向他人下跪乞命,让在场扶桑人不大接受得了。
  不过再转念一想,他们的天皇是神,那么更高贵的天朝皇帝自然也是神了,神向更强大的神跪拜,也理所当然。这么一想,他们心里也就坦坦然了,对天朝皇帝越发敬畏,不自觉的也纷纷跪倒于地。
  杨广心胸大畅,这个历史上给了中华民族极大创伤与耻辱的民族,现在就臣服在自己面前,他们的最高统治者匍匐在自己脚下。历史上的悲剧已经不可能发生了!
  杨广本想狠狠折辱一下这两个扶桑统治者,再一转念,现在的扶桑人和中华民族没那么大仇恨,征服了也就是了,再折辱不免有损泱泱大国气度。
  当下,宣布将整个扶桑国并入天朝,扶桑原本的制度、风俗、语言、文化一并废除,一切照搬中土的。扶桑天皇和幕府将军封为公,迁居中土京城,未奉诏,终生不得离京。
  扶桑天皇和幕府将军大声谢恩不已,泣涕交流。
  至此,东海扶桑国不复存在,与高丽一起并入天朝版图……




  第370章、推估女皇

  京都陷落后,扶桑幕府政权的全部家当——上百万两金银落入了天朝军手中,杨广大笔一挥,十分慷慨的全部犒赏给陆军将士、海军将士、以及有功劳的大名。
  休整了半个月后,杨广留下长孙无忌率领五万兵镇守扶桑国,并且进攻扶桑北方四岛的李世民。杨广带其余地兵马返回中土,同行的,还有三十多家归顺的大名,他们也想去中土京城开开眼界。学习天朝的各个方面。
  经过两个多月的水路和陆路行军,大军于中秋节后回到京城。举行了盛大的凯旋献俘仪式。京城民众听到消息,顿时整个京城都轰动了。争相出城欢迎皇帝返京,万人空巷。
  杨广这一去大半年,归心似箭,应付过了诸般繁琐仪式,便赶回皇宫,与众后妃和初生的两个儿女共享天伦之乐。
  杨广宣布大赦天下,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赏赐一律从优。
  皇帝御驾亲征大半年,一举平定了两个国家,其中高丽国还曾一度并入过天朝。而东海扶桑国是从古至今,从来没能征服过的,正可谓千古未有的功业。
  朝廷文武百官和各地官员请皇帝登泰山封禅地奏章雪片般飞来。京城百姓也一再万人上书奏请。当今皇帝要不封禅,那历朝历代的皇帝还有哪个有资格?
  这天杨广想起还有个扶桑的女皇没有拿下呢,就向后宫走去。就在杨广四处观望时,突然前面传来一个女人声,那声音正是推估女皇的,杨广一惊既然她能发出这种感叹来,可见她绝对没发生意外,但是为什么会感叹,杨广不禁偷笑了起来。
  猫着腰走出了密林,前面是一个石坪子,那上面还放着一些衣物,杨广悄悄上前,趴在石坪之后,往前一看,顿时眼睛一亮,推估女皇此时竟然站在那水池子里,因为月光普照,她的身形展露无遗。
  一张洁白平坦得玉背和露出水面的半对翘股,推估女皇正用手撩着水往自己身上,那姿态很美,水可能太凉,她每一撩,身体都微微的打着颤。
  “好啊,我苦苦来寻你,你倒逍遥快活,竟然在这嬉水玩。”
  杨广暗气,悄悄褪了个精光,小心翼翼的翻过石坪,到了水池边,他走路悄无生意,连下水都没发出任何声响。
  水确实很凉,但是对杨广这身体,却造不成任何影响,进到水里,他就潜了水,犹如一条水蛇一样的向前急速穿行,他已在岸上就确定了推估女皇身处的位置,在水里眼睛闭着,却也丝毫不差的一下窜到了推估女皇的身边。
  “啊……”
  推估女皇尖叫一声,低头看向水里,水里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波水纹,在身边荡漾。
  推估女皇吓得捂着胸口,自语道:“刚才是条小鱼吗?可恶的,吓死老娘,我非把你们抓上来烤了吃。”
  就在她话音刚落,突然一双手抓住了她的脚踝,这次推估女皇绝对没有感觉错,那绝对是一双手,而且很有力道,她惊惧的想跳起来,那双手却猛地用力一拉,她整个人便向后摔倒了下去。
  “妈呀……”
  推估女皇害怕了,在这密林水池里,不可能有人来,她会没发现,难道是水鬼。
  脑中刚想起水鬼这种传说中得可怕生物,推估女皇突然感到腰间被一条手臂揽住了,才没让她整个人沉到水里,她一转头,看到左侧水里竟然冒出一个头颅,散落的头发和冒着绿光的眼睛,让她吓破了胆。
TOP Posted: 05-08 18:36 #188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成人文學交流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2 s.11, 06-04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