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历史返寻味] 曹立仁:毁三观的中国近代史(连载完毕)
本頁主題: [历史返寻味] 曹立仁:毁三观的中国近代史(连载完毕)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wangwenchou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763
威望:77 點
金錢:203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09-03-12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0 22:17 #25樓 引用 | 點評
万法唯识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0405
威望:1051 點
金錢:1329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5-08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0 22:27 #26樓 引用 | 點評
赵氏孤儿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1664
威望:1160 點
金錢:5776998 USD
貢獻:20886 點
註冊:2018-12-14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TOP Posted: 01-20 22:57 #27樓 引用 | 點評
ZondaBoy


級別:俠客 ( 9 )
發帖:712
威望:102 點
金錢:5259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1-06-06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0 23:13 #28樓 引用 | 點評
魔都亚索


級別:俠客 ( 9 )
發帖:881
威望:134 點
金錢:541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3-02-13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0 23:22 #29樓 引用 | 點評
沉默的寡人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6928
威望:856 點
金錢:2506 USD
貢獻:1715 點
註冊:2023-09-29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0 23:32 #30樓 引用 | 點評
20015bear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672
威望:68 點
金錢:70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5-12-04

1024
TOP Posted: 01-21 00:14 #31樓 引用 | 點評
要用中文名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359
威望:146 點
金錢:116783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4-03

1024
TOP Posted: 01-21 08:49 #32樓 引用 | 點評
人矿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2592
威望:220 點
金錢:4783 USD
貢獻:25000 點
註冊:2023-01-05

太长了
TOP Posted: 01-21 08:52 #33樓 引用 | 點評
Meiam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7408
威望:741 點
金錢:16064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6-03-08

的确如此
TOP Posted: 01-21 09:20 #34樓 引用 | 點評
乌龙院上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31
威望:4 點
金錢:6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08-01

期待,抓紧时间更新
TOP Posted: 01-21 09:38 #35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09
威望:149 點
金錢:2180246 USD
貢獻:811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

        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先秦的封建贵族时代,我们一样可以看到契约精神的萌芽。
        咱们听说过会盟,会盟是啥?那不就是大家伙坐下来,定合同嘛。这里我们说说两个小故事。

        当初通过管仲变法强国的齐桓公,强大起来,侵略鲁国,鲁国三战皆败,只好停战求和。齐鲁两国会盟于柯,鲁国的谈判代表曹沫,乘人不备,突然就拔出匕首,揪住齐桓公,逼着齐桓公把三次战役所侵占的土地,归还给鲁国。生死关头啊,齐桓公也就只能答应了。会盟结束后,齐桓公也不敢反悔,把土地老老实实按盟约规定,还给鲁国。因为管仲告诉他,如果不守信用,那么这天下诸侯,就不尊重您啦,不会再听从您的啦。至少在当年,君王还是知道,盟约的神圣性。

        另一个故事,是成语故事,债台高筑。当年周赧王想复兴周天子的声威,号召各诸侯国合纵,一起讨伐秦口。可打仗要花钱的啊,那里去筹钱呢?于是就向国内的有钱人借钱,答应打赢了拿战利品作投资回报。听着熟悉吧?封建社会都这样,当年洋人的贵族老爷要出门打仗,也是向领地里的城里有钱人借钱,借到后来玩到还不起啦,领地里的城市就独立自治啦,贵族老爷拿自己的主权还债。这个传统发展到后来的近现代的欧洲,就是发展战争公债,打仗,那就是投资作买卖嘛,嘿嘿。这在皇权社会,那是无法想象的事情,皇上要打仗,还要向大款借钱?借钱也就罢啦,要得说这周天子点背,好不容易借到钱,合纵居然失败,别说利息还不起,本钱都不够还啊。债主们追着要债,周赧王只好躲在一个高台上避债。当年明国的巨富沈万三,要是知道历史,估计得豁出去投资时空穿梭机,穿越回封建时代,嘿嘿。
        所以说,其实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在封建贵族统治时代,中国也曾经有过契约精神的存在。

        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决定了,统治阶层不至于太过依仗拳头大说话。 欧洲和日本,在跨入现代社会之前,都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而且他们的封建社会统治阶层还更多约束,他们各自还都有世俗军事贵族之外的宗教力量。日本有天皇,欧洲有教皇。反正就是各种力量相互制衡。谁也不能简单地靠武力压制别人。
        代代相传,历经千年,看重大义名分,看重契约神圣的传统,就深入人心。厚积薄发,为日后进入现代社会,预备了比较好的社会传统。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17 14:38
TOP Posted: 01-21 10:12 #36樓 引用 | 點評
要用中文名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359
威望:146 點
金錢:116783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4-03

1024
TOP Posted: 01-21 10:27 #37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09
威望:149 點
金錢:2180246 USD
貢獻:811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

        2. 中央集权的皇权时代-秦至清国(公元前221年-1800年)

        公元前221年,靠法家思想变法强国的秦国,横扫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国家。秦王所取得的成就,那是超越了以前所有的人类,天下尽归一人所有。显然再称“王”是不合适的啦,名不正,则言不顺嘛。周的最高统治者是王,周是封建时代。可是秦的最高统治者,权力显然是远远超越周天子。功绩超越三皇五帝,那么就叫皇帝吧。废除封建制度,开创中央集权郡县制度的秦王,从此成为始皇帝。

        后人对于始皇帝的功过评价,1949年,是一个分水岭,前后截然相反。

        始皇帝干的事情都摆在那里,怎么会出现这样相反的评价呢?这就牵扯到世界观,价值观啦。标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同样一件事,会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啦。

        中国历史上,后人在评价前朝作为的时候,还是以民为本的,看一个皇帝好坏与否,看的是黎明百姓的福祉。皇帝的合法性,在于替天行道,牧养百姓,不能本末倒置嘛。

        如果从所谓留给后人的遗产云云,来作评判的标准,那就更荒唐啦。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手段,这种价值观如果成立,那么就可怕啦。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强奸了一个女人,若干年后,那个女人的后代中,出现了一个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那么人们是不是要歌颂当初那个强奸犯?今天的中国,纳入世界文明体系,直接的起源,是西方列强用武力强行打开清国国门,从此中国人开始被纳入现代世界文明体系,接受各种思想。难道我们可以说,当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欺凌,是正当的?

        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大文豪郭沫若先森,在1949年之前写的文章哦。蒋介石要作始皇帝!这是郭大文豪所讽刺批判的。在当时的读者而言,旧中国教育出来的价值观体系里,始皇帝,那就是祸害百姓的坏枣嘛,嘿嘿。

        始皇帝以法家思想立国强国治国,其作为可以总结为各种统一和各种奴役。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17 20:23 
TOP Posted: 01-21 10:29 #38樓 引用 | 點評
狮城小马哥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1630
威望:-26 點
金錢:2657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7-12-25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1 10:32 #39樓 引用 | 點評
一鹿过瘾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690
威望:400 點
金錢:1195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12-27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1 10:37 #40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09
威望:149 點
金錢:2180246 USD
貢獻:811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

        秦始皇统一了各国文字,确定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统一了全国使用的马车的车距;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也就是长度,体积和重量的衡量标准;统一了全国使用的货币;从此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先秦时代的中国,更类似于中世纪时期的欧洲神圣罗马帝国。
        当然也要统一全国的思想,焚毁除秦国外各国的历史书籍,至于史书外的其他书籍,由秦国政府保管。民间书籍一律焚毁,只允许保留农业,技术,卜筮和医药书籍。并且活埋了数百位敢于公开歌颂孔子的儒生。

        法家理论的精髓之一,是民弱则国强,国强则民弱,必需要使得百姓处于困苦状态,方能便于统治,同时也更易于驱使百姓建立功勋。
        秦始皇大征徭役,开始全国范围的各种建设,修建全国范围的驰道,以便秦始皇巡视天下。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陵墓。同时南征北伐,扩张版图。向南侵略征服百越地区,也就是今天福建广东广西一代,最南一度占据了今天越南的北部。向北和匈奴的战争,僵持之下,修建长城,作为防御工事。在民间流传后世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对秦始皇暴政的控诉,可以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凝聚着百姓的血泪。

        暴秦的统治并不长久,在秦的恐怖暴政之下,陈胜吴广首先带头反了。

        中国的历史教育中,因为是某主义的世界观教育,把人类历史按所谓生产关系进行划分,把人类社会,按所谓阶级进行划分。因此中国历史上,充满了所谓的农民起义。事实上,如果从领袖人物的身份来作判断,中国历史的各种成规模的叛乱,造反,几乎找不到真正的农民带头造反的。毕竟要组织统御一个队伍,还是需要一定的组织才能和技巧的嘛。如果要说以参加者以农民为主,把这些造反,说成农民起义,那其实可以说的通。因为中国历史,那本来就是农业社会的历史,所有民间的造反,叛乱,主要的参与者,当然只能是农民。可是逻辑标准要一致,如果真的要遵循这个标准,那么红军又居然不是农民起来了呢?

        更重要的是,起义这个词,是价值判断,是正义的诉求。在这个教育目标下,中国历史上诸多民间反叛所带来的血腥野蛮的屠杀好破坏,都被有意识的给和谐掉了,嘿嘿。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包括各地旧贵族在内的各股势力也趁势而起,各举义旗,共同推翻暴秦。

        暴秦二世而终,之后是各势力间为争夺中国皇位的战争,最终秦国亭长出身的刘邦获得胜利,开创了汉朝。

        汉朝刚建国的时候,是有过恢复封建制度,还是继承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的争论。最后刘邦皇帝还是剿灭了分封出去的异姓君王,只保留了些同宗的诸侯,并且到景帝的时候,最终削弱剪除。

        从此,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成为中国的传统。毕竟作唯我独尊的皇帝,比作封建社会的天子,要有诱惑的多,皇帝的权力大的多,而且潜在的威胁者也少多的,嘿嘿。

        因为暴秦的前车之鉴,法家思想的名声是臭遍满大街啦。汉朝建国之初,基本采取的是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无不为。对外,尽量的息事宁人。在南面,对福建广东广西一代的南越国,停战讲和。在北面,对咄咄逼人的匈奴,则是采取低姿态,用女人和财宝,换取和平。应该说,文帝和景帝,都是爱百姓的好皇帝,不惜屈辱自己,而体恤百姓。毕竟向匈奴进献公主和财宝,那是皇家的耻辱,而且委屈的是自己的公主。

        对内,则是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减轻民众的负担,让百姓休息,而皇室则力行节俭。

        通过汉朝初年的黄老无为政策,中国皇权社会引来了第一个被后世赞誉推崇的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不与民争利,不仅使得民间富庶,反过来,国家也慢慢因而强大起来啦。赋税再轻,百姓还是在纳税纳粮的嘛。据说国库累积了上亿的铜钱,因为放的太久,串钱的绳子都烂了。

        国家有钱啦,汉武帝就要得瑟啦,要追求雄才霸业啦。

        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两个重要人物,深刻影响后世。第一个是秦始皇,开创中央集权的皇权时代,第二个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从此山寨版的儒学,汉儒,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17 22:41
TOP Posted: 01-21 10:49 #41樓 引用 | 點評
柿子土豆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4589
威望:1449 點
金錢:10579 USD
貢獻:221 點
註冊:2017-07-27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1 10:50 #42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09
威望:149 點
金錢:2180246 USD
貢獻:811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

        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两个重要人物,深刻影响后世。第一个是秦始皇,开创中央集权的皇权时代,第二个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从此山寨版的儒学,汉儒,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董仲舒是个能来事的博士,他融合了阴阳家,法家,和儒家思想,创造出汉儒,呈现给汉武帝。

        先秦的儒家,孔孟之道,注重的是阐述周礼,规范家庭伦常,主张为君者要以仁爱而不是以刑罚统治百姓,要通过自己的表率,和对百姓的道德教化,治理国家。

        而汉儒则是主张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是人们的行为标准,这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总结。问题是出在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在这里,儿子对父亲的孝敬关系,被扩展到了臣子对皇帝的关系。在孔孟时代的儒学,君臣之间,是一种对等的雇主与职员的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有条件的服务关系,被汉儒抹杀了。君臣关系,甚至更重于父子关系的血亲伦常,成为了一个道德概念。

        在政治上,汉儒一样吸纳了法家思想,主张盐铁产业国有化,主张用酷刑管教约束百姓。

        在神学上,汉儒吸纳了阴阳家的思想,提出天人感应。意思是说,皇帝是奉天命牧养百姓,如果皇帝作的好,则天降祥瑞。如果百姓受苦,上天则会降下灾难,以示谴责,皇帝必需下罪己诏,思过悔改。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所演绎的儒学思想,作为治国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汉儒作为选拔官员的考察依据。要想当官,那就只能学习儒家的学问,接受汉儒的灌输啦。从此两千年,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有了文景之治积累的国力,又有了儒学作为统治规范百姓的理论,汉武帝开始倾尽国力,对外侵略扩张,而百姓则愁苦不堪。

        从汉武帝起,皇帝们兴了又亡,不论朝代的更替,儒学都被尊为教育选拔官员的唯一学术。但是孔子所追求的治平世界,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达到过。
        直至宋朝的出现,中国或许可以说,是最接近孔子乌托邦的时代,也是中国皇权时代的最文明辉煌的时代。

        我们先从宋朝的科举制度开始说起,说说泥腿子家的娃,真正有出人头地机会的时代

        从秦废封建开始,如何选拔官员,一直是历代皇朝所面临的挑战。皇权时代,国家是皇帝一个人的产业,如何能雇佣到有能力的官员,建立起有效的官僚管理体制,历代皇朝一直在摸索。

        汉朝使用的察举制度,也就是官员推荐选拔人才。人当然都有私心的,就算朝廷树立起各种监督机制,我推荐你的娃,你推荐我的小舅子,总是必然的趋势嘛。一来二去,就形成了所谓的豪门,寒门的传统。高干的娃作高干,基层干部的娃作小官。世代把持高干位置的豪门,形成庞大的势力,直接威胁到皇权。

        三国时期的曹操,本人是寒门家的娃,试图打破这个制度,提倡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最终在官僚集团的压力下,结合家庭出生和个人才干,确立了九品中正制度。由各层官员,根据这个,推荐官员候选人,最终由国家考核任命。

        寒门建立的曹魏,最终被豪门世家的司马氏所建立的晋朝所取代。九品中正制度,就成了制度化的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高干家的娃,不可能作小官。小官的娃,不可能往上爬。家谱成为一门大学问,以防有寒门子弟冒充世族出身。

        门阀制度,和封建贵族制度的根本区别是,门阀缺乏大义名分,在法理上,官员是皇帝的雇员,只是为皇帝服务。

        但是门阀制度化之后,这些高干子弟把握了天下,皇帝倒成为了一个空架子,成了被豪门操纵的傀儡啦。

        隋唐开始,确立的科举制度,是个有效的制度,希望能够避免豪门政治出现,威胁皇权。

        理论上,这是个有效的制度。但是因为时代背景和隋唐科科举制度本身的问题,真正的底层子弟依然缺乏上升的机会和空间。

        首先,受教育,那还真是高消费啊。就说书本吧,普通人家那里消费的起?都说古中文里多通假字,啥叫通假字?不就是错别字嘛,嘿嘿。造成通假的原因,是在印刷技术普及之前,书籍是靠工匠刻写,或者抄写的。那些抄书的工匠,本人的文化程度就不高,就依样画葫芦那么照着抄,不太明白文章的意思,自然容易出错别字。时代背景决定了,受教育,那还得是有钱人的消费。

        其次,唐朝的科举制度,有个缺陷,考生的名字,是在试卷上的。那么就存在考官的操作空间啦,你懂的,嘿嘿。能够影响到考官的,当然主要是体制内的高干啦。那谁谁,我二姨的儿子,叫啥啥,今年考科举啊,照应照应哦,亲。

        最后,唐朝的科举制度考取的,其实只是进入官僚体制的选拔考试。大诗人王维,能读书啊,考上状元啦,从八品下,嘿嘿。唐朝的科举,其实不是选官僚,而是更类似选基层公务员,进官僚体制而已。

        所以隋唐的科举,并不能真正的压制世袭豪门的势力。当然,毕竟是给寒门,平民子弟打开了门。虽然被压制,寒门家的娃也逆势顽强增长。到唐朝后期,寒门势力甚至已经壮大到可以和豪门叫板啦,爆发了牛李党争。世代高干子弟的娃,和新进的寒门子弟,分开站队,大打出手,嘿嘿。

        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旧中国的汉字语境里,党,是个贬义词。君子不党嘛。啥叫党同伐异?就是勾结自己一拨的,去打击欺负和自己见解不同的人。说这党那党,那都是后人或者旁人,贬义的说法。

        所以大家注意看,在晚清的时候,大家一般自称“会”,这“少年中国学会”啦,那“兴中会”啦。党,政党成为中性词,是民国之后,现代化过程的产物。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18 12:48 
TOP Posted: 01-21 11:10 #43樓 引用 | 點評
莫名其妙想操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1886
威望:372 點
金錢:4848111 USD
貢獻:1116 點
註冊:2011-06-06

历史就是强者历史,有什么好说的,


點評

    TOP Posted: 01-21 11:20 #44樓 引用 | 點評
    北纬三十六度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25
    威望:103 點
    金錢:488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3-01-22

    1024
    TOP Posted: 01-21 11:21 #45樓 引用 | 點評
    ltycyljq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1076
    威望:108 點
    金錢:2163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07-10-05

    不错,点赞了
    TOP Posted: 01-21 11:53 #46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09
    威望:149 點
    金錢:2180246 USD
    貢獻:811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

            旧社会私塾里启蒙的小朋友,一般先被教会一首童谣:文章教尔曹,天子重英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楼主写帖子灌水的名字,就来源于此,大家一起能把仁爱之心再找回来,嘿嘿。

            这首诗,就起源于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包括小百姓,生活最美好的时代,宋朝。

            许多中国人对皇帝有着两种迷思,一是对圣明皇帝,对超人的期盼和依赖,期盼皇帝能够是超人,也可以说,不是正常人,嘿嘿,这个事情,我们在前面大禹治水的故事里,已经说到啦。二是以为皇帝既然是超人,超人就会精分。什么叫精分呢?,就是精神分裂症嘛。对所谓的坏人残酷无情,对所谓的民众仁爱。事实上,正常人和精神分裂者的区别,就在于精神分裂者明显的缺乏逻辑的一致性。正常人作事情,大体而言,其行为方式,是一致的。大家看到某人对一群人表现出残酷无情,同样的,他对别人,也是如此。皇帝不是超人,不能期盼超人,也不应该用超人的标准去要求他。皇帝也不是精分,不要以为皇帝会对一些人冷酷残忍,对另一些人,或者说,民众百姓,仁爱宽容。

            宋朝的创立者赵匡胤,处事仁厚,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很让后人感动。皇朝时代,开国皇帝杀功臣,是中国历史的普遍现象,以避免权臣威胁到皇家的权威地位。而赵匡胤则则采取温和的作法,逼退功臣,让他们颐养天年。这样一个仁厚的开国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接近孔子乌托邦的皇朝。

            宋朝的基本国策是,偃武修文,允许思想学术,商业,百姓生活各种自由。

            宋朝开始有意识地压低武人的地位,以免出现武将势力作大。
            同时改进唐朝的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提高其公平竞争程度,真正向全社会开放,扩大社会下层子弟的考取机会,以避免豪门权臣势力重现。不仅取消了财富,声望的应考限定,而且对偏远地区的考生,朝廷负责其赶考路费。这一点其实很重要啊,对于穷地方的娃,考科举,那是改变其人生的唯一捷径。
            宋朝的科举,采取了糊名,誊录,锁院,和集体阅卷的措施,以避免作弊。也就是说,考卷上,不仅不再出现考试的名字,而且考卷由专人抄写好再给考官考评,以免考官认出考试的字迹。考官都是临时得到委派,并且由多人达人,和考生一起,封闭在考场内,隔绝与外界联系。
            不同于唐朝的科举,宋朝开始,中了进士,那就直接是官员啦。

            科举制度的完善,直接从制度上,避免了豪门世家的形成,所谓“富贵不过三代”的民间俗语,就出自宋朝。大官的娃,不见的就是大官。泥腿子的娃,只要所谓祖坟冒青烟,考上科举,那就一步登天啦。皇帝以下,全社会的上下阶层流动,开始了良性的上下循环。
            其实同质封闭的系统,容易导致死水一潭,全社会上下阶层的流动,才更容易保障多元化思想的碰撞,进而具有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民参与的政治,应该是比豪门世家政治更好,更有效。

            中国古时候的学校,从孔子时代,就是两个体系,官学校,和私学校,孔子教授学生,那就是国家体制外的私学。到了宋朝,国家除了建设中央,州和县的三级官学之外,以“赐匾”,“赐书”,“赐学田”的手段大力鼓励资助私人办学,大规模的私立学校,书院兴盛起来。
    宋朝对读书人的优厚的另外一个地方,则是不杀士人。据说是宋太祖的遗训,世代不杀士人。虽然不可确考其出处,但是整个宋朝,士人从不被处死,却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贪污犯,按律法当斩的,也仅仅是面部刺字,发配了事。
            中国历史上,因思想言论而杀人,从秦朝开了先例之后,不绝于历史,到明清两朝,更是发展到极致。唯独在宋朝,庙堂之上的官员,还是在野的学者,放胆畅言,而无性命之忧。当然,必需友情提醒哦,亲必需是考取功名的士人,才有这个不死的特权,嘿嘿。

            在社会管理上,宋朝一样是无为的倾向,确定土地私有,有恒产者有恒心,土地买卖自由,不限制土地兼并,并且不限制人口自由迁移流动。
            城镇化达到古中国的顶峰。在古代汉语里,市,本是就是集市的意思,商业的空前繁荣,民间自然形成各种镇,成为当地的商业,手工业中心。一般的集镇,由当地士绅进行组织管理。而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北宋末年,达到四十六个。开封更是成为全球在工业文明时代之前,最为繁华的巨型都市,巅峰时期的人口超过一百八十万,甚至超过曾经的所谓永恒不朽之城,罗马。就算在南宋时期,杭州一样是一百二十万人口的巨型都市,毫不逊色于同时期的伊斯坦布尔,大马士革那些巨型都市。
            宋国朝廷的无为,表现在各种自由,宵禁,坊市的城市管理都被废除,夜市,晓市都出现啦。小百姓们的娱乐业也空前发达,说唱,戏剧,杂技,武术表演等小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都兴起于宋朝城镇的勾栏瓦舍。

            这里顺便说一下,今天所谓的四大名著,在旧中国士人而言,那都是低俗读物,反正是不登大雅啊,嘿嘿。这些白话小说,除了旧中国所谓的淫书红楼梦之外,都是起源于话本,话本是啥?就是讲评话的说书艺人的剧本嘛。三国啦,西游啦,水浒啦,那些都是来源于宋时的话本。本来就是俺们小百姓,下里巴人喜闻乐见的嘛,嘿嘿。
            那么旧中国的阳春白雪是啥?青楼文化哦,诗词歌赋哦,射虎哦,投壶行令哦。旧中国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妇女地位低,受教育的机会少。唯独是高级妓院里的妓女们,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也只有她们能拿到诗词之后,把诗词歌赋给用艺术手段表现出来。也只有她们,能和士人们骈四俪六,大掉书包,嘿嘿。
            亲们不要把今天的妓院发廊那些等同于旧中国的青楼。当然也有给钱就交配的低级妓院,但是高级妓院,那就是文人的社交场所,诗词唱和,抚琴歌舞,那是旧中国士人的文化娱乐。这个传统,在今天看来,当然显得不那么文明,可是这就是旧中国的传统哦。
            包括晚清上海的四马路,福州路,后世所谓的书店一条街。在当初,一边是出版社报社,另一边就是书寓,高级妓院。用个类比吧,许多时候,旧中国文人去青楼,那其实就和今天时尚达人去星巴克聊天玩耍差不多,嘿嘿。

            宋朝的繁荣,表现在方方面面,科技,商业,手工业,文学,艺术,学术思想,对外的交往,都是中国历史的最顶峰,甚至可以说,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今天的人流行量化指标,而且喜欢比鸡的屁GDP。那么咱们说说几个数据。
            中国历史上,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最高的时代,出现在清国鸦片战争之前,当时清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33%左右。但是不要忘了清国人口基数是四万万人,一人均,就知道清国民众不那么富庶啦。1820年,清国人均GDP是600美元,而英国人均则是1250美元。
            而宋朝呢?宋朝的人均是450美元哦,高于西欧的人均427美元。

            这里顺便说一下,中国人的历史教育,一直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说到外国,那似乎只有西方,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在西方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之前,人类文明科技的顶峰,是西亚的穆斯林世界,嘿嘿。有兴趣的亲们,可以了解了解些阿拉伯人,奥斯曼帝国曾经的文明辉煌。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有种误解,中国古时候,是个农业社会,农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在宋朝,由于自由的人口流动政策,和工商业的空前发展,工商税收,构成朝廷税收收入的绝对主体。以1077年为例,当年国家岁入7070万贯,而其中工商税为4911万贯,占70%。

            也许有亲问啦,有功名的士人日子好,城里的买卖人手艺人日子好,那不错啊,但是农村的穷人呢?
            在农村,宋朝也后来的明清一样,由基层自治。治理者是士绅阶层,宋朝以儒家文德教化民众,儒生自然有治平之志和行为。有钱人出钱,读书人出力,办社仓,备饥荒;办义庄,救助贫困,资助教育;办保甲,保护民众。整个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穷人铤而走险,造反暴乱,最少的年代。
            在我们结束介绍中国历史上最接近孔子追求的治世宋朝之前,我们再简单说一下,儒学思想的发展。因为理学,是直接影响了后代的明清两朝,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批判控诉的吃人的礼教,那其实就是明清时代的礼教,而其源头,则是宋朝时候的一个儒家学者,朱熹。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19 12:27 
    TOP Posted: 01-21 12:23 #47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09
    威望:149 點
    金錢:2180246 USD
    貢獻:811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

            当我们之前简述中国历史的时候,儒家,法家,道家三家思想之外,另一个深刻影响中国民众的思想,佛教思想,并没有被提及。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汉朝的时候,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源自印度的雕塑,绘画,医学和天文学知识,也被传入,丰富促进了中国文化科技的发展。

            中国的传统,和欧洲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中国一直是个世俗社会,而没有经历过欧洲的神权统治时代,中世纪。在中世纪,封建君王的合法性来自于教会的认可,而在中国,宗教领袖的地位,则需要得到皇帝的册封。包括宗教的教义教规,也要迎合朝廷。比如说,初期的佛教,不杀生,但是云游僧人乞讨化缘,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包括荤腥肉类,而倡佛的梁武帝一说,好吧,那么佛教僧人就不吃肉啦。吃素,可以算得上是中土佛教的一个特色。起源,那就是一个皇帝,嘿嘿。可以说,在入境随俗这一方面,佛教是相当开放的。随着时间的发展,结合了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在中国的佛教,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佛教,嘿嘿。

            而且截然不同于欧洲中世纪和近代,中国的世俗皇权,并不规范管理民间的宗教信仰,虽然有过几次灭佛,灭道的宗教打压,但是那都没有形成主流。相对而言,皇帝更为忌惮的,是比较入世的道家。伪托老子而形成的道教,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组织叛乱暴动。从早期的黄巾军,到清朝的白莲教,都是源于道教。而对现世相对消极的中原佛教,一直让皇帝比放心。佛教在民间渐渐地扩散,得到民众的广泛接受。

            而真正一直排斥佛教的,则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士人。一方面,儒家把家庭的传承,看作一个重点;另一方面儒生向来以积极入世,追求天下治平为教导,自然排斥消极避世的佛教。随着佛教势力的扩大,儒生的反抗也在加强。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仅仅是个伦理的教导,在体系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根本无法真正的对抗佛家思想。

            在这种背景下,宋朝的儒生,开始形而上学的思考,构架起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其中的一个支流,就是理学。其代表人物,就是二程弟兄和朱熹,后世称之程朱理学。另一个主要的分支,则是陆九渊和明朝王阳明先生一脉的陆王心学。

            朱子是以“天理”作为其理性思考的起源,构架起其哲学体系。而理和礼的关系,朱子解释的非常明确: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意思是说,礼,规矩,就是天理的外在表现。用大白话说,如果孝敬父母是天理,那么就要循序对父母说话,处事的礼数,规矩,因为所谓的孝,就存在于这些礼数规矩之中。这是典型的“唯心论”的陈述。所谓唯心论,并不是一些人望文生义的跳大神,哈哈。唯心论,英文写作Idealism,现代有中文学者主张翻译作“唯识论”。是什么意思呢?所谓唯心论的认识论,是认为,人所理解掌握的真理,真相,客观规律,自然规律,这些英文里的“认识”idea是无法完全脱离其自身的感官经验那些的影响的。
    所谓剥开表象看本质,那就是很傻很天真。因为本质就存在表象中,把表象完全剥离了,所得到的所谓本质,已经不是原来的本质啦。

            这里卖一些私货,嘿嘿。中国的教育,是从小把唯物主义这种世界观认识论,就灌输给了人们,从此许多人思考问题,观察世界,那就一直在这个套路之内。事实上,这些应该是大学里的哲学的内容啦。中初级教育,应该培训的是理性思维的习惯,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另一个过早灌输的历史观,是进步历史观。哥白尼的伟大,不就在于他跳出当时人类的视角,跳出地球中心论,而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么?同样的,废除裹小脚,进步人士可以说,看,多美好啊,社会从裹小脚进步到放脚啦。另一种人是不是可以说,多美好啊,社会从裹小脚退回到从前,不裹脚啦。

            我并没有想硬性地灌输进步,还是退步历史观,嘿嘿。但是只是希望大家了解,有另一种人,像孔子,老子这样的人,会认为,美好的真理,其实是存在传统里,更古老的已经遗失的传统里,我们可以通过擦去历史发展的铜锈,把人类曾经存在过的美好理念,寻找回来。人和人,当初难道不是平等的么?嘿嘿。

            朱子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事实上,这种说法,在逻辑上,也说的通啊。如果天理真是美好,而人欲真是邪恶,那么这种追求的方向,并不能说是错的。

            问题是在于,把朱子的学说,定为唯一的官学,并且把一个理论学说,演变成压迫人,甚至扭曲人性的礼教,这笔帐,恐怕不能都算在朱子身上吧?

            今天的某些中国人,对宋朝不屑一顾的原因,是在于宋朝文弱。甚至有人会说,那是中国历史上,充满耻辱的一个朝代。

            宋朝的文弱,可以说是宋朝皇帝有意而为之的。但是作为历史讲述,评价一个国家的好坏,根本的标准是什么?可不就只能是当时百姓的生活是否幸福么?

            如果拿今天的标准整个中国历史,那么完啦,整个就是一团漆黑嘛,一个男尊女卑,就让俺们这些爷们儿必需得异口同声地声讨,万恶的旧社会啊,万恶啊!当然是说在媳妇面前,嘿嘿。

            在这里必需批判伪史教育所导致的一个错误价值观。不和外国打仗,不武力侵略征服异国,谈的上屈辱么?屈辱的是皇帝,以及忠心耿耿的体制内的大臣们。对当时的小百姓而言,那里有屈辱?上赶着去打仗,帮皇帝建立雄图霸业,这不有病么?嘿嘿

            至少,宋朝皇帝有一点了不起,值得后人称赞。旧中国历史,女人地位一直低下。但是宋朝皇帝可以贡献财宝,从不贡献女人。就这一点,就比所谓的强盛的汉唐,要好的多。

            啥叫“民族大团结”啊?历史要能这么忽悠,蒙古人征服时期的奸淫,是不是也是促进民族大团结啊?

            历史就该老老实实地说,唐朝屈服于当时吐蕃强盛的军威,被迫贡献女人,贡献财宝。

            在这一点上,宋朝皇帝,绝对值得称赞。

            更何况,宋朝真的文弱么?大家必须知道,真正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百姓自然会珍惜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年蒙古铁骑,可以算的上武功全球第一,征伐肆虐全球,如入无人之境。可是南宋百姓,楞就是死磕了六十多年,文弱?看看满清入关,不过数万铁骑,摧枯拉朽,横扫明国。百姓生活富足安乐的宋国,在抵抗外族入侵的时候,真的文弱么?嘿嘿。

            真要说宋朝的污点,当然也有。从宋朝开始,有些士大夫阶层,玩行为艺术,玩到有些个变态了,开始玩弄女人的小脚了。嘿嘿。

            歪楼啦,哈哈,赶紧写完皇权固若金汤的明朝制度,然后直奔乡亲们期盼的1800年,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19 17:24
    TOP Posted: 01-21 12:40 #48樓 引用 | 點評
    magicterran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409
    威望:41 點
    金錢:49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3-10-24

    1024
    TOP Posted: 01-21 12:42 #49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3(s) x2 s.2, 06-12 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