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西藏挺住!疫情结束后一起去思考人生
本頁主題: 西藏挺住!疫情结束后一起去思考人生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女皇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929
威望:952 點
金錢:426 USD
貢獻:10000 點
註冊:2021-04-19

西藏挺住!疫情结束后一起去思考人生

疫情第三年,新冠病毒攻入了青藏高原。

8月7日,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在常规核酸检测中,发现4名外来旅游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8月8日,西藏省会拉萨初筛出18名阳性病例,日喀则市全域实行静默管理。
 

考虑到西藏自治区的高原属性,整个社会都对这次疫情十分关注。
高原,风貌壮丽,人文深邃,
西藏,天空湛蓝、空气纯净,
雪山直刺蓝天、湖泊倒映云朵,
信徒虔诚信仰,游人涤荡灵魂,
对于很多人来说,
西藏是“一生必去的目的地”。
 

△ 西藏一景 图@Aimar
如今,看着西藏“沦陷”的消息,
忙碌于工作的经理人Aimar有些震惊,
不到一个月前,他才和朋友在西藏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于奔波之余去寻求内心的一分宁静。
转眼之间,疫情就爬上高原,
他在庆幸之余,又多了一份感慨。
 

△ 拉萨风光 图@Aimar
作为“地球的第三极”,
西藏确实有着让人难以抵挡的魅力,
对于没去过西藏的人来说,
西藏是一个梦,一个朝思暮想的梦;
对于去过西藏的人来说,
西藏是一种瘾,去了还想去。
 

△ 拉萨风光 图@Aimar
《我要去西藏》的歌词将这种情绪渲染到极致——

    佛光穿过无边的苍凉
    有一个声音幸福安详
    清晨我挥动白云的翅膀
    夜晚我匍匐在你的天堂
    生灵顺从雅鲁藏布江流淌
    时光在布达拉宫越拉越长
    无边的草原放开怀抱
    我是一只温顺的绵羊……
    仰望雪域两茫茫
    风光旖旎草色青青
    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

 

△ 西藏日喀则的寺庙 图@Aimar
雄浑大气的布达拉宫,庄严肃穆的大昭寺,极致壮丽的纳木错,璨若宝石的羊卓雍措,风景如画的林芝,直冲云霄的珠穆朗玛峰……
这所有的一切都神秘而诱人。
2022年疫情此起彼伏,
工作生活“卷”字当道,
总有人想寻求一份宁静,
在Aimar看来,
没有什么地方比西藏更适合追逐内心。
 

△ 抵达西藏 图@Aimar
于是,他没有片刻犹豫就背起行囊,
在布达拉宫脚下感受信仰,
在羊卓雍措旁体会自然,
在珠峰大本营仰望星空,
生活嘛,本该偶尔按下暂停键。

进藏,说走就走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被问到去西藏的理由时,
Aimar如此说道。
 

△ 多年来,Aimar早已习惯飞来飞去 图@Aimar
他是一名经理人,
疫情之前主要负责线下的体育赛事,
还组织着体育旅游的活动,
并且经营着一间球衣店。
后来疫情袭来,
Aimar也四处奔波忙碌着业务转型,
神龙见首不见尾般连轴转,
偶尔也想放个假,
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就是
——想躺平一下。
 

△ 在海拔4000米遥望诗和远方 图@Aimar
作为中国人口密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
西藏1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常住人口只有365万,
自然风光奇绝无比,
还浸染着藏地独特的人文气息,
由此成为旅人向往的放空心灵之地,
Aimar对西藏也早已是心向往之。
西藏的进藏旅游线路其实有很多条,
较为经典的就有8条,
分别从环绕西藏的四个省份新疆、青海、四川和云南进入,
终点则都是拉萨,
 

△ 进藏经典线路
其中以成都为起点的两条线路最火,
318川藏南线和317川藏北线,
自驾从昌都入藏,
沿途感受着海拔变化,
冰川、草原、高山飞驰而过,
既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奇绝,
又有黄毯悄然换绿坪的变化,
正是“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 西藏一景 图@Aimar
Aimar的西藏之旅是临时起意的,
只是和朋友对了一下空闲时间,
简单做些攻略之后便背上了行囊,
两个大男人嘛,粗犷到无需纠结。
从成都开启自驾是最佳选择,
坐青藏铁路进藏也相对稳妥,
Aimar却因为时间有限选择了最为冒险的一种
——坐飞机直抵拉萨。
 

△ 拥抱西藏 图@Aimar
由于是初次踏足西藏,
高原反应到怎样的程度就像是开盲盒,
连拉萨接待的藏族大哥都惊讶于Aimar一行的勇气,
但Aimar却说:
“人生嘛,其实是需要一些冲动才能做成事情的,如果总是反反复复的计划,到最后什么都搞不成。”
有的人将“一定要去一次西藏”挂在嘴边一辈子,
有的人说走就走完成了“朝圣”,
Aimar便是后者。
 

△ 拉萨庄严肃穆的藏式建筑 图@Aimar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什么时候回来,
不如,决定当下罢。

“缺氧,但不缺信仰”

前往西藏的游人几乎都会踏足拉萨,
因为这座汇聚着西藏四分之一人口的城市,
是省会,是政治中心,更是西藏的心脏。
 

△ 拉萨行政区划 图@维基百科
早在两千年前,拉萨便出现在历史记录之中,
7世纪时,松赞干布统一西藏,
建立了吐蕃王国并迁都拉萨,
当时的吐蕃和阿拉伯帝国、大唐王朝一起并称“亚洲三大帝国”,
松赞干布还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
由此兴建了布达拉宫。
 

△ 布达拉宫 图@维基百科
拉萨藏语意为“神圣的土地”,
长期以来都是西藏的宗教和行政中心,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后,
拉萨也得以高速发展,
宗教的古朴气息和现代化建设交融,
成就了现在的拉萨。
和大部分入藏的游客一样,
Aimar也出现了一些高原反应,
于是在拉萨修整了两天才“正式行动”。
 

△ 拉萨八廓街 图@Aimar
在“阳光之城”拉萨,
阳光懒洋洋,时光慢慢的,
让人意外的舒服。
咿呀的转经声构成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旋律,
最适合独自静静。
拉萨是藏传佛教圣地,
宗教的气息自然浓郁,
整个西藏共有藏传佛教寺庙1,700多处,
住寺僧尼约4.6万人,
仅在拉萨,
就有布达拉宫、大昭寺、色拉寺和罗布林卡等世界文化遗产。
 

△ 和布达拉宫合影 图@Aimar
“缺氧,但不缺信仰。”
Aimar在朋友圈如此写道,
配图是广场上和布达拉宫的合影,
宫殿坐落在玛布日山上,
头顶蔚蓝天空与纯洁白云,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肃穆中夹杂璀璨光芒。
有时,花朵映衬着金碧辉煌的宫殿,
让Aimar不自觉地掏出手机将画面定格;
有时,人来人往的街道也是另一番闲适风景,
藏族特色的服饰和街道,纷纷述说着这里是西藏。
 

△ 定格美好的画面 图@Aimar
藏族人是有信仰的,
风马旗上写满了经文,随风飘扬,
每次被风吹动的时候,都代表一次诵经;
转经筒上刻着的经文,
每次转动,也代表着一次诵经;
玛尼堆上刻着的六字箴言,
山口的风吹来时,仿佛也是在诵经……
 

△ 风马旗迎风飘扬 图@Aimar
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大昭寺便是藏民信仰的象征,
因寺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
成为了无数藏民心目中的莲花圣地。
在前往大昭寺和色拉寺的路上,
能够看见沿路的信徒虔诚地行跪拜礼,
朝拜者神情庄重、表情凝重、目光坚定,
他们千里迢迢,风餐露宿,
只为寺庙门前的虔诚一叩。
 

△ 大昭寺周边 图@Aimar
当看着信徒目光中透露的虔诚与执著,
你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即便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充满了商业气息,
依旧可以寻求内心的平和。
信仰从来都可贵,
也许Aimar无法完全理解宗教的分量,
却可以体会自然的伟大。
 

△ 信仰 图@Aimar

在珠峰大本营思考人生

Aimar的行程围绕着拉萨进行,
西藏绝美的风光不止一次地让他沉醉。
 

△ 纳木错入口 图@Aimar
在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错,
Aimar顶着高原反应的偏头痛感受着阳光与和风,
无论是被游人踩烂的扎西半岛,
还是路坎坷、难寻觅的圣象天门,
纳木错的湛蓝都让人心醉,
何况还有一座念青唐古拉神山与这圣湖相伴,
只此一点,已经“胜过人间无数”,
即便是看水无数的游人,
也还是会对纳木错钟情。
 

△ 纳木错 图@Aimar
到了山南的羊卓雍措湖,
又别有另一番风味了,
湖与山相接,澄蓝通透,
纯净到没有任何污染,
既非油画所能描绘,
也无法用宫崎骏笔下的风景去形容,
 

△ 羊卓雍措 图@Aimar
漫天白云宛若棉花糖,
群山中的圣湖就像高原上的蓝宝石,
在踏上湖口的那一瞬间,和风拂面,
Aimar脑海中只闪回一个词:治愈。
 

△ 羊卓雍措 图@Aimar
西藏的水令人沉醉,
山峰则令人敬畏,
在日喀则,
Aimar“打卡”了嘉措拉山和奇林峡,
群山虽如戈壁般荒凉,
却有一种平野辽阔的豁达感,
你甚至可以坐在公路之间,
寻找属于自己的“平凡之路”。
 

△ 在苍凉公路上拍照留念 图@Aimar
而Aimar寻找的道路,
通向的是珠峰大本营,
——那里是游客理论上最接近珠峰的地方。
 

△ 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 图@Aimar
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
这里看不到植被,
只有无尽的大风、密集的沙石和险峻的石头、山峰。
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Aimar靠着氧气罐续命,
但在远眺世界之巅的时刻,
是他在西藏印象最深刻的瞬间,
这个瞬间值得铭记一生。
 

△ 靠氧气罐续命 图@Aimar
在珠峰大本营,
早上的光线是柔和的,
群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特别安详。
到了夜里,一切又是沉寂的,
气温骤降,耳畔寒风冷冽,
空气稀薄,偏头痛还相伴,
却意外地适合思考人生。
 

△ 远眺珠穆朗玛峰 图@Aimar
Aimar坐在帐篷之外仰望星空,
彻底地将自己放空,
然后在朋友圈写下: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也许,面对着云雾缭绕的珠峰,
抬头看着夜幕笼罩下的灿烂星河,
纵使再浮躁的灵魂,
也会将喜怒哀乐化作心如止水。
 

△ 在珠峰大本营望向夜空 图@Aimar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在珠峰大本营的一日一夜,
治好了为生活奔忙之人的精神内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生活中,Aimar是一个“孤独的美食家”,
但西藏的美食没有给他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 酥油茶 图@Nina
这并非因为西藏美食没有特色,
相反,无论是新鲜且香味浓郁的牦牛肉,
还是甘中带甜、酥油与茶汁融为一体的酥油茶,
抑或劲道中带着些许涩味、有着粗犷之风的藏面,
都是与众不同的藏区食品。
 

△ 藏面 图@Nina
然而,西藏之行最让Aimar记挂的是一杯咖啡,
在拉萨阳光普照的午后,端坐在小店之旁,
蓝天白云之下,怡然而没有杂念,
咖啡未必顶级,却拥有难以寻见的纯粹心境。
 

△ 让Aimar印象最深的一杯咖啡 图@Aimar
回想在广州忙碌之时,
各式各样的咖啡琳琅满目,
但细细回想,自己何尝真正的品尝过一杯咖啡?
人们要么忙于自己的营生,
要么在洽谈成百上千万的项目,
人来人往的咖啡店,
大家似乎都忘记如何停下脚步。
 

一路走来,Aimar始终思考着西藏因何迷人,
又因何能够成为涤荡心灵,
是因为建筑,是因为信仰,还是因为美丽的风景?
这个问题,Aimar看着珠峰脚下牧羊人脸上的笑容时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简单”。
 

△ 日喀则风光 图@Aimar
在西藏,大部分地方都没有过度的开发,
人们过着相对本真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中,
喝咖啡很简单,吃饭很简单,拜佛很简单,
在布达拉宫门口坐着晒太阳拍照同样很简单,
有些地方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没有,
强迫人从纷繁的生活中停留下来。
回想在城市中打拼的时候,
每天拼命的去赚钱,
赚完之后却没想明白图的是什么,
也许图的生活舒适一些,
但其实去了一趟西藏,
会发现人家生活本来就很舒适。
 

△ 日喀则风光 图@Aimar
在珠峰的那个独坐之夜,
回首不惑之年的人生旅程,
Aimar似乎读懂了苏轼那句千古名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生活原本简单,有得就会有失。
 

△ 日喀则风光 图@Aimar
常言道:
人生要去两次西藏,第一次把心丢在那里,第二次再把心捡回来。
也许,西藏对于过客来说也像是一场修行,
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不妨放空,学会和自己和解。
告别西藏之后,Aimar又回归了醒来被七八个人微信轰炸的生活,
一如既往地承接着各类活动,
还扩展了球衣店的规模,
希望疫情之后能够继续带着大伙出国旅行。
他也依旧会不定期地去去清迈、去普吉、去菲律宾的海滩,重返西藏……
不让自己迷失在人生逆旅之中。
 

△ 疫情之前的清迈夜景 图@Aimar
某个深夜,又读到Aimar的朋友圈:
“人生过了一半,
明白了让人生不后悔的秘诀:
想看的书马上就看,
想去的地方尽早去,
觉得合不来的人,立刻就拜拜,
重点是要以当下的心情行动,
将来会发生啥谁也说不好,
能确定的只有现在的心情。”
 

△ 面朝珠峰,海阔天空 图@Aimar
生活再卷再忙,
埋头奔跑的时候,
别忘记为什么出发。
如果忘记了,就去一次西藏吧,
在离天空最近的土地,
重新找回自己。
 

△ 阳光下的珠穆朗玛峰


赞(3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11 08:3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01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