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一种新流行:什么是“青年痴呆”
本頁主題: 一种新流行:什么是“青年痴呆”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淦饮清钰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925
威望:848 點
金錢:26092 USD
貢獻:9999 點
註冊:2020-04-26

一种新流行:什么是“青年痴呆”


「我手机呢?」

「我遥控器呢?」

「我拖鞋的另一只呢?」

这是不是你的日常?经常忘记很多事,一开始只是记不住简单的生活小事,然后慢慢发现自己甚至忘了昨天还打过招呼的同事叫什么名字,分手一个月就想不起前任的名字。

有段时间,我也感觉脑子里仿佛是一团浆糊,什么事都搅合在一起,只记得工作上的事情,生活中的事情转头就忘。这听起来,像是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症状。但去医院检查后,发现什么毛病也没有。

真正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年轻人是极少数,但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群,出现间歇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等症状,也被调侃为「青年痴呆」。

难道现在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傻了么?

 

「青年痴呆」是怎么回事?

在豆瓣「青中年阿兹海默症候群」小组,聚集着近7000个深受记忆力衰退困扰的「青年痴呆」。

找不到东西是最常发生的情况。

比如:

找了半天袜子发现已经穿在脚上了。

 
图源:豆瓣小组截图

接着电话找手机,挂电话时才发现在手里。

 
图源:豆瓣小组截图

还有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名词的。

比如:

忘了「高速服务站」和「飘窗」应该叫啥。

 
图源:豆瓣小组截图

想不起来腿叫什么,说了句「脚臂」。

 
图源:豆瓣小组截图

找不到东西和间歇性遗忘名词,都是日常会发生的错乱时刻,大概只属于轻微「青年痴呆」。以下这些情况,「症状」就明显加重了。

煮饭忘记放水的事常有,但煮完饭发现,并没有把装着米的内胆放进去,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图源:豆瓣小组截图

更有甚者,竟然一时想不起自己的家在哪。

 
图源:豆瓣小组截图

按照常理,年轻人的记忆力应该是优于老年人的。当我们的记忆力不符合这种印象时,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对劲,或者生病了。

但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即便是20岁的年轻人,也可能忘记最简单的事。

容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吸收新知识的能力降低,这些可能只是与记忆本身的特性,或与生活方式有关。

哈佛医学院总结了七种常见记忆问题,其中,「阻挡」是一种暂时性的忘却,是因脑内的「竞争记忆」阻碍了你所需要的信息。最简单的例子是,有人问了你一个问题,答案就在嘴边却说不出来,就像是脑袋「宕机」了。

还有一种是「心不在焉」,当你没有足够集中注意力时就会发生。比如,日常生活中忘记是否锁门,忘记把钥匙放在哪里,是因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还在分心于别的事情。

总而言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迷糊时刻,大多被认为是正常的常见记忆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数码化、碎片化信息的影响,我们的注意力更难以集中,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渐退化。应该是常见于老年人的记忆问题,如今正在向青年人群转移。

 

为什么会出现「青年痴呆」?

有人吐槽说,现在做饭必须把菜谱放旁边,稍微复杂一点的菜从来记不住步骤,时常处于「什么冬梅?马东什么?」的状态。

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研究发现,过度依赖技术会让我们的记忆系统变得更懒惰,习惯于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导致对信息的回忆较差。

 
图源:GIPHY

其实很容易理解,互联网上能检索到的内容随时可以获取,就算记不住,再查一遍就可以了。大脑因此松懈下来,没有刻意花时间去记忆,就导致了好像什么也记不住的假象。

在这些情况下,并不是记忆变得不那么有效,而是我们使用它的方式不同。

每天接触大量碎片化信息,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去记忆。

当你拿起手机准备查一个资料时,可能会先被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吸引,再回几条聊天消息,接着再刷一遍朋友圈......大概过去半个小时,才猛然惊醒,需要的资料还没有查。

据美国Basex 公司的测算:一名普通职员每天在工作中,平均会被打断 70 次。这至少会造成 2.1 小时被浪费在「切换」的过程中。

不管是碎片化信息,还是频繁被打断,都是干扰我们注意力的因素之一。当注意力被干扰时,就会对正在专注的事物产生遗忘。

简单举一个例子,当你在说话时被打断,是不是很容易忘记刚刚说到哪儿了?

实际上,感觉记忆力衰退,还与我们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习惯有关。

边听播客节目边做菜,边看电视剧边回微信,边打游戏边刷微博......是不是你现在的样子?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好像不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是的,也许你在一个小时里确实做了更多事情,但记住一样事物,往往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实现。如果在一件事情上消耗过多注意力,我们就很难再去集中注意力完成另一件事。另一方面,多项进程同时进行也会导致更多无用信息的堆积,从而干扰大脑记住有用的信息。

一项由斯坦福大学教授Anthony D. Wagner等于2015年发表的研究认为,这种一心多用的方式会影响人大脑的工作记忆,甚至是长期记忆。

记忆,因此变得不可靠。

以上所说,大致可以归咎于当下所处的时代。个人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难以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保持专注。但别忘了,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记忆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熬夜。

哈佛大学睡眠认知中心的研究者发现:同样是74个单词,缺乏睡眠的人,回想起那些单词的比例会大大下降。

相关研究表明,睡眠中,大脑会对新的学习和记忆路径进行编码,要让这一过程顺利进行,需要充足良好的睡眠。长期睡眠不好,是导致认知能力衰退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想「青年痴呆」,还是早点睡吧。

 

「青年痴呆」并不呆

“这届年轻人不行,记性一代不如一代。”

都说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某些时候我们可能真和金鱼差不了多少。

 
图源:GIPHY

但年轻人的记忆是真的衰退了吗?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们对「记忆」存在认知上的误区。

首先,「记忆」本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靠。

我们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记得把手机放在某处,却怎么也找不到,甚至开始担心是不是出门的时候弄丢了,最后发现原来顺手放其他地方了。

记忆是关于感知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群体对重大事件的记忆存在较大误区,而记忆错误的人占70%以上。所以说,期望大脑能记住日常中的许多细节几乎是不可能的。

 
图源:GIPHY

其实,我们的大脑更适合于用来思考,而非记忆。它并不像电脑,如果内存不够了,可以通过加内存、换硬盘的方式更新迭代。

当我们每天面对的成百上千条信息,其实早已经超过了大脑适应的极限。这并不是我们记忆力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在回忆起正确的信息前,有更多的记忆和信息需要筛选。

这种因为记忆过多而造成的“拥堵”,本应是老年人面对的问题,现在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年轻人的记忆系统中,成为一种时代通病。

当我们谈论记忆力衰退时,是真的忧虑自己是否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吗?

其实也未必。更多时候,当突然忘记要拿什么东西,不确定自己为什么会站在那里时,或许是面对衰老、面对生活可能脱离掌控的焦虑感。

但归根结底,人有时候不需要记那么多,忘记一些事情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图13:图源GIPHY
这个时代的信息负载量很高,不代表其中的个人也需要那么繁琐的记忆,对于许多人而言,把握好周遭就可以过好生活。

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日渐分散的注意力拉回来,专注于当下每一件重要的事。


赞(16)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16 19:58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06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