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号称是一个帮助你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有效阅读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经过优化的精英人际圈。三年学师不如三年选师,不得正师不如不学。我觉得樊登读书还差点火候,为什么樊登读书不是读书?
到手机上看樊登用理解门槛最低的大白话,还要再加例子降低理解门槛的行为,那我无法反驳。怎么办?就谈他写的书吧。如果你看过他的书,就会发现:他写的书和他的拆书视频,别无二致。他拆书有个大前提,就是不能违背作者的本意,这是他在《樊登读书法》提到的讲书原则。什么叫不违背作者的本意?翻译一下:也就是他把书的重点知识背下来,然后总结个重点知识之思维导图,最后根据总结的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重构,背给各位听。有没有问题? 问题太大,太虚伪。
理论上好,逻辑可自洽,和到实践上好,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两者间的距离岂只两个跟斗?有过将尚好的理论用于实践经历的人就知道,那完全就不是一码事,所以古人强调:实证实修。用于实践后得根据实践修改理论,往往改上三四次才能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 而樊登是什么情况?书中知识他实践了吗?如果把知识点罗列为一张思维导图就算得上是实践的话,可真是笑话! 所以他是传不习乎,传授的东西大部分自己都没用过,虚伪得很。就像大学里边没有创业经验的教授教学生怎的创业,没有投资经验经验的教授讲如何投资,不可谓不笑。
不仅如此,他还是讲书“大师”,一本书能讲十本。如果你看过樊登的《可复制的沟通力》《可复制的领导力》等书,一定会崇拜。他能用一本小书讲人家十本书,到底什么绝世神通竟这般了得?翻开一看,好一个罗列大法。拿《可复制的沟通力》的一小章:人类共同需求名单,七大项二十一小项:归属感、爱、自由、放松、尊重等等21条。这些词都是中间态的词,所谓中间态就是大词空词,需要提出者具体解释这些词具体是指什么?比如自由,那这个自由到底是指什么?这就是他的罗列大法。
他还在他的《樊登读书法》中提出:“你往往不会知道哪个知识以后会对你有用,所以应该无目的的读书”。这个观点真是目瞪口呆。且不说学而不用三天就忘。就说无目的读书,何等消遣之人才会花大把的时间乱看书?而且很多书没到看的时候,看也是白看。不过想来谁会知道樊登读书的下个星期讲哪本书呢?这么说来无目的读书那倒也不错,至少对樊登的利益而言是不错的。他还有本书叫《樊登讲论语》,这本书还是挺有价值的,对我而言。它的价值在于充当我理解论语的反面教材。在此,表示感谢樊登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敢。
看东西就要看本质是我喜欢的思维方式,那不妨来看看樊登读书的本质。樊登的思维导图就是咱体制教育的教学大纲,樊登就是咱体制教育毕业就做老师。没有社会实践经验,但在按照教学大纲(思维导图)教学生的教授。中国的体制教育学得又是苏联经过斯大林的改造之物,苏联是什么?讲计划经济,怕的就是学生思考。只有一人思考,那便是独裁者。所以就像历年高考状元无一成才、中国的体制教育教不出会思考的学生。我说樊登读书是祸害中国4千万人的东西,倒也不无道理。
赞(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