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四川有多少熊猫是人扮的?
本頁主題: 四川有多少熊猫是人扮的?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女皇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934
威望:953 點
金錢:438 USD
貢獻:10000 點
註冊:2021-04-19

四川有多少熊猫是人扮的?

只有去过四川,才能体会熊猫与四川人在精神深层的串联。

四川人仿佛找到了打入熊猫内部的尘世路径,用一缕阳光照亮了它们的心扉,又用一套盔甲,解决了不同生物间的有效融合。

 

那里的“熊猫”带有明显的抽象意义,朴实的眼神,却像山洞中的那抹幽绿,令人不寒而栗,狭长的四肢延伸出了强行的善意,弯腰是爹,低头是爷。

他们享有秦岭山涧的结社自由,是卧龙山的不明分子,如果不是一口地道的川音暴露了身份,人们也很难识别其中的玄机。

这些诡异的图片如果传之大洋彼岸,很快便能解惑“熊猫是如何从濒危变成易危的?”,“都是四川人扮的!”

 

“本来要去看熊猫,结果看到了几名工作人员在玩cosplay,在盼盼们的栖息地里冲我咧嘴,我至今能回忆起他们洁白的门齿上,闪耀着‘请相信我就是’的光芒。”

“我见过用哈士奇扮狼的,用松狮扮狮子的,但直接上人扮熊猫,还是让人猝不及防,他们的眼神不容置疑,反倒是真熊猫对此非常淡定,看上去非常踏实。”

据了解,在一些熊猫保护基地中,工作人员装扮熊猫并非个例,他们为了接触熊猫掩盖人类的真实身份,减少距离感,穿上了特制的熊猫装,“据说能让熊猫宾至如归”。

 

 

不是每个四川人都见过熊猫,也不是每只熊猫都被熊猫人如此关怀过。
有工作人员表示,有的熊猫头回遭遇熊猫人,也很诧异,刚喝完牛奶,嘴角还带着初乳的浮沫,一个个逐渐破裂,能感受到它们内心的波动。

“但后来它们就习惯了,也理解了文明的不同,会衍生出生物的多元,我们只是会给它们喂食、称重、治病的远房亚种表亲。”

 

熊猫是内心敏感的动物,外表的朴拙并不能遮盖它们的多愁善感。

它们也具备某种程度的社交属性,并不是指人们如何谈论它们,而是它们如何讨论人们。
“嘿,知道吗老兄,圆圆的二叔看上去不太好惹,芳芳的三姨就很温柔。”
 

流传于世的图片,多少带着些鲜嫩的电子包浆,如同山间野竹的滴露,引发不同人群的啜饮。
有人评价,仅从视觉上来看,这些“恐怖分子”很像在“围捕”熊猫。
但更多人对熊猫本身产生了一种同情,“熊猫难道不害怕吗?”“会不会影响熊猫后天的审美?”
 

在社交媒体上,忧心忡忡的人们甚至建设了一个同名的社交话题。

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能人异士,在努力从各个角度分析熊猫心理的现状、成长和未来。

 

 

事实上,这种一眼假的装扮,熊猫能明显分辨出来。

科研人员实验发现,“让成年大熊猫来辨认熊猫图案,哪怕改动一个耳朵、一只眼睛的位置,它都能明显区分出来,不过大熊猫幼崽是否可同样分辨,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做过相关研究。”
至于为何一些成年的熊猫看破却不说破,那看来只能理解为“逗你玩”。

 

这种装扮成动物的外形,来与动物进行亲密接触的神奇做法,并不是首创。

曾有法国纪录片导演,为拍摄候鸟迁徙,而自制了鸟类外形的航拍器,经过长时间“互动”,鸟类领袖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它。

在非洲草原,还曾有日本男子装扮成英俊的雄狮,近距离观察雌狮带崽,结果被激情如火的雌狮“看上”,百米12秒7。
 

 

 

在动物行为学中,幼崽会把出生后看到的第一眼活动的物体,当成自己的父母,尤其是鸟类,在哺乳类动物中也存在类似的“印痕行为”。

一些熊猫幼崽长年累月跟着人类混,会在自我意识中认为自己也是人类,养过猫狗的朋友可能也会有更深的体会。

而熊猫服,是至始至终都让熊猫幼崽认为自己是在和同类接触,为了效果更加逼真,工作人员还会在外套外面抹上熊猫的粪便和尿液,同时在现场保持静默状态,“让熊猫在野化放生后,对人类声音出现天然回避状态,而非亲近”。

 

当气郁芬芳的熊猫“母亲”接棒过一只只幼崽,在精心照料后,又一只只引入野外,这是四川人养育熊猫的秘密之一。

“尽管这项工作刚开始起步,但它无疑代表着某种创造性,和某种魔性...”

“当‘驱赶’熊猫到野外时,发现它们并没有依依不舍,而是转身迅速离开,这是这项工作最重要的圆满,虽然有些伤感。”

 

四川人的幽默和四川的熊猫一样,是天然的瑰宝,它时不时闪烁出智慧的光线,在青竹绿草之间和山林溪流之畔回旋。

而当这种回旋飘荡于异国,你甚至能品味出一种改良菜的诡魅风味。
在海外,“熊猫是假的”是一种典型的“阴谋论”,它旨在通过街头采样的只言片语,来否定熊猫对于国宝的指导性地位。
 

这种论调,来自一个多疑的下午,一位大洋彼岸的博主,在屏幕的那头,发现了熊猫腹部的“线头”。
 

 

“如果你留意,会发现每位来自中国的熊猫腹部,都有拉链(其实是腹肌挤压所致)。”

“很明显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进出,尽管这些熊猫看上去憨态可掬,有理由相信都是人类假扮的。”
 

虽然真的有人会信,但这种起源于愚人节笑话时光的段子,还是让很多海内外的熊猫迷们会心一笑,甚至熊猫保护基地和iPanda熊猫频道,也纷纷加入到造梗队列。

曾有位四川朋友告诉我,他一生中最卑微的时刻,是和女友漫步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别墅外,看着熊猫如此恩爱,他终于同意了女友的建议,“好吧,一会鸳鸯锅就鸳鸯锅。”

没有什么比熊猫更懂包容,那是川蜀大地上最乐观的底色。


赞(4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11 08:4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06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