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日本未必都好,但也没那么坏
本頁主題: 日本未必都好,但也没那么坏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兔兔小火炉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6694
威望:7188 點
金錢:25479 USD
貢獻:25764 點
註冊:2020-10-24

日本未必都好,但也没那么坏

维舟的方舟| 日本未必都好,但也没那么坏

前些天因为在日本旅行,我发了几篇日本相关的旧作,结果,就收到了这么一封抗议的私信。关注我三年了,这是他第一次和我互动,想来是实在忍不住了。

在他这么说之前,我虽然也知道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是一个敏感话题,但还是低估了它对一些国人的心理冲击,看来,对他们来说,这绝不只是某个普通的争议话题,而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道德污点,足以把这个国家的所有优点都一笔勾销。

在我们社会,像这样绝对化的道德观相当常见——更确切地说,道德难免绝对化,一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既好又坏”本身就会对我们的道德观造成动摇和困扰。

“丧尽天良”就是这样一个道德判断,既然已经如此认定,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因为这足够构成全盘否定,有何可取之处统统都不重要了。这就是为什么道德感越强的人,往往越是难以容忍差异,也排斥分析,因为道德通常是一种整体的感知,很难具体地分析。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问题是,他似乎还不满于我没有像他一样加入谴责,此时如果谈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养老做得好,也就构成了道德可疑的“夸奖”。

虽然你可能觉得,那完全是两码事,核废水排放有争议,难道连日本养老走在前列都不能说了?但对他来说,这些事却是相互关联的,好就应该毫无瑕疵,坏就不能有任何优点。

按照这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采取不同立场事实上也是无法得到容忍的,因为这样的人很难理解,你为什么不像他那样,采取唯一正确的态度。这想必就是他之所以质问我的逻辑——虽然我不认识他,但这些年来,我已经被太多这样的人质问过了。

实际上,两年前我就写过一篇《日本为何敢决定向海洋排放核废水?》。那篇写得不好,也激起许多争议,当然我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因而真正着重分析的其实是:这个政治决策是怎么做出的?不同立场和利益的各方在这一博弈中如何行事?为何最终得到的这样一个结果?

在这样的复杂的现实面前,没有简单的答案,我们只有抽离出来一点,才能看清全局。道德谴责也许很爽,但势必会丧失许多丰富的细节。

年前,中国游客“爆买”日本时,曾因一些不文明行为引发争议。一次在电视节目中讨论到此事,但日本人的反应并不是气愤地声讨,而是好奇“为什么”——这些中国游客为什么乱扔垃圾?如厕后为什么把厕纸放在马桶外的地面上?

当时一位嘉宾解释说,因为中国的城市街头普遍都有垃圾桶,所以中国游客来到日本,发现根本找不到垃圾桶,没地方扔垃圾时,就只能随便找个地方放了。至于厕纸,也是因为中国为防堵塞马桶,有时甚至禁止把厕纸投入马桶,马桶边也会有专门放厕纸的纸篓,但在日本却习惯把厕纸扔进马桶冲走,当然也没有纸篓,这就让一些中国游客很困扰了。

他这么一说完,台上台下许多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是这样”。说实话看到这里,我也有点忍俊不禁,一些国人很可能确实就只是“不文明”而已,因为他们在国内也这样,而这就很难用习惯不同来解释了。


不过,这种解释思路,至少避免了信息量很低的谩骂声讨,试图去理解“他者的行为为什么和我们不一样”,而只有在这样技术性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有相互理解的基础,进而设法真正解决问题。

日本当然不是什么都好,但也没那么坏——这种把一个国家人格化的态度,恐怕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太复杂多面了,非黑即白的简单认知,到头来受损的未必是对方,而恰是我们自己,因为绝对化的道德观其实是一种自我限制,限制了自己的视野,无法看到更丰富的存在和他者值得学习的地方。

说到底,这无关日本,而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和看待现实世界。一个人不可能只是对日本才这么二极管,在别的事上大概率也是如此。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像这样的人,在我们周围还特别多。

我也知道,说这些,可能听起来有几分令人不快的说教意味,“这些正确的废话还用你说?你倒是说说,你到底什么态度?”很多人感兴趣的不是“为什么”,不是求知,而是在权力,但这就是问题所在。

人不乳化,化自乳 

每日一语

 

乳化一时爽,一直乳化一直爽

 

 

 

 

 

 

 

 

 

 

 

 

 

 

 

 

 

 

 

 

 
历史上的今天——乳化篇

1896年7月21日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在北京签订。

1946年7月21日 八路军120师政治委员关向应病死于延安。

1949年7月21日 美国参议院批准了北大西洋公约。

1990年7月21日 中华民国军警将大陆偷渡客关在闽平渔5540号渔船的密封船舱内遣返大陆,造成25人窒息死亡。

1995年7月2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台湾北部海域进行飞弹发射演习,台湾海峡飞弹危机爆发。

1998年7月21日 中国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进行赛前训练时意外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2012年7月21日 中国北京遭受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致使77人死亡,190多万人受灾。

2016年7月21日 于南韩光州举行的游泳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式颁奖典礼上,获得银牌的澳洲选手麦克‧霍顿拒绝上台领奖,亦拒绝与陷入禁药风波的中国选手孙扬合照,其社交帐号遭中国网友大量洗板"辱华",并对其与其家人跟踪威胁等长达4年。

2019年7月21日 香港民间人权阵线发起「独立调查、捍卫法治、守护真相、重申五大诉求」游行,得到逾40万人响应。当晚有大批白衣人士在元朗持械无差别袭击民众,造成多人受伤。

赞(13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21 06:32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5-31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