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孙立平:太闷了,不喜欢有东西挡在视野前面
本頁主題: 孙立平:太闷了,不喜欢有东西挡在视野前面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弦月妖姬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1371
威望:367 點
金錢:15591 USD
貢獻:45 點
註冊:2007-12-25

孙立平:太闷了,不喜欢有东西挡在视野前面

当初,准备在海南买房,面临两个选择,依山,还是傍水?朋友已经在山里给看好了房子,而且不少老朋友也在那里。但好像没怎么犹豫,还是放弃了。

内心里,还是喜欢海,愿意住在大海边,与大海为伴。不是不喜欢山,我很多照片都是在山里拍的,或者说是在有山的地方拍的。因为有山才有起伏,有山才有逶迤,有山才有丰富和变化。但如果是住,还是水边,还是大海。这个事情原来没仔细想过其中的道理。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住在山里有点憋闷。

最近,在用过去的照片制作一个小视频时,才猛然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些照片,都是在内蒙赤峰克什克腾旗拍的。有西拉木伦河的,有贡格尔草原的。

这是我很喜欢的两个地方,对了,这也就是席慕容诗里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诗曾被广泛传唱。

这次在顺手翻阅一些席慕容的资料时,一则故事闯入眼帘:席慕容带父亲在欧洲旅行的时候,她父亲曾经抱怨:太闷了,不喜欢有东西挡在视野前面。对这句话,席慕容很是不解,“我觉得欧洲好大,风景好漂亮,怎么会闷呢?我不理解,难道那么远的山也会挡你吗?”多少年后,席慕容回到蒙古高原,这时她才知道,什么叫眼前有东西遮挡。

她说,回到老家的第一天,远远地看到一个牧民从草原上骑马过来。“他穿着蓝衣服,那么远的距离,我能看到他腰间那根黄腰带的光芒,就像一根针尖在太阳下发出光芒一样。其实我是个近视眼,可是在草原上,我却能看得清清楚楚。”“哦!我的天,我明白我父亲的感觉了。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心里猛然一动:啊,把我内心中一种迷迷糊糊的感觉说得如此透彻明白。我非常理解老人的那种感受。山,确实比较远,但挡住了你的视线,也就挡住了你的内心。

在西藏,在新疆,在内蒙古大草原,那才体会到一种什么叫辽阔与博大。在这一望无际的天地之间,什么郁闷,什么烦恼,都会随风飘去,消失在遥远的天边。西藏和新疆都比较远,但这些年,我走遍了内蒙的每一个盟市。

我喜欢草原的辽阔,也喜欢大海的博大。说到这儿,就不禁想起中国那句古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出自于《论语》雍也篇。原文是这样的,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多少年来,人们总是望文生义地将其解释成: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厚的人喜欢山。

对此,我一直有点不解。难道喜欢山和喜欢水,真的能作为仁与智区别的标志?哪有这样的道理。辽阔的草原,无际的大海,给人的与其说是智慧,不如说是胸襟。这次,才看到另外的一种解释:孔子将山水形象而生动地比喻为智者和仁者,智者是聪明的人,性格就像水一样活泼灵动,反应敏捷,思想活跃,性情好动。仁者就是仁厚的人,他们像山一样稳健安静,仁慈宽容,稳重不迁。

我在这方面根底较浅,没有能力考证,据说,孔子对学生子贡是这种解释。但我相信,这种解释是更合适。辽阔与博大,不仅给人以智慧,也给人以胸襟。但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内心里,不应该有东西遮挡。否则,太闷了。席慕蓉的父亲如是说。

赞(23)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1-12 10:0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5-31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