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历史返寻味]十、古人的义气
本頁主題: [历史返寻味]十、古人的义气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不用吉奥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0
威望:150 點
金錢:2180247 USD
貢獻:811 點
註冊:2019-08-01

[历史返寻味]十、古人的义气

系列文章连接:

一、欧洲传统武术小故事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89947.html
1.1、延伸思考:关于“传统武术”能不能打的讨论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92931.html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小黄书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91304.html
三、被灭十族的方孝孺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92503.html
四、蒋介石为何不杀张学良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93353.html
五、孙中山的真面目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94006.html
六、章太炎撰《陈炯明墓志铭》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94964.html
七、中医西医荒唐事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95225.html
八、明治维新为什么能成功?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95658.html
九、中华历史中的贵族精神
https://t66y.com/htm_data/2312/7/6096139.html

十、古人的义气

引子:
    这次选的两篇文章,可以理解为同一篇。短的篇是精简版,长的那篇是完整版。楼主是在网上看到短的这篇,所以去找源头。发现短的这篇已经被和谐了,所以只好把原图OCR识别后再放上来。
    长的那篇有链接如下:
https://www.sohu.com/a/540298108_121289236




正文1:古人的义气

发文者:白与首

    明嘉靖年间,一个大汉带着一个妇女和两个幼儿来到了汉中发配地。刚开始大家还以为大汉是男主人,但是他对那妇女恭敬又谦卑,对幼儿则不间断的叫着少爷,他白天做饭,晚上就睡在屋樽下。后来有人发现,这个大汉不在发配行列,经查明,原来妇女和俩孩子乃是曾铣将军的家眷,而大汉便是曾铣麾下的王环,在曾铣赴死前夜,他郑重的将妻儿托付给了王环。王环慨然应允,不远千里将曾铣家小送到流放地,除照料他们生活外,还做起生意来供养公子读书。
      时光荏苒,近二十年过去了,隆庆元年时,大臣们上书为曾铣平反,皇帝追赠曾铣为兵部尚书,归葬江都,王环又将曾铣的妻子和两位公子护送回扬州,婉言谢绝了曾铣家人的金钱馈赠,转身离去。




正文2:关羽是义薄云天的代名词,但跟此人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发文者:历史上的拐点

 
毛宗岗父子评《三国演义》,说此书有“三绝”,即:诸葛亮智绝,曹操奸绝,关羽义绝。

诸葛亮智绝和曹操奸绝的确让人叹为观止,关羽和刘皇叔桃园结义,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华容道私纵曹操又一酬当日赐印赏金之恩,称得上是义薄云天,是义士中的义士,但仅仅这样便冠以义绝之名,似乎有些夸大。

这里,要说一个比关羽更义气深重的明朝义士的故事。

事实上,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明朝统治阶层既重视儒家教育,又推崇春秋大义,因此,有节气、有傲骨的文臣武将包括下层士子文人、贩夫走卒一抓一大把。

 
随便举两个例子。

明末文臣袁崇焕和武将毛文龙是一对死冤家,关于这两人的忠奸对错到现在为止还没拎清楚,本文也不准备对此进行深析。单说围绕着他们的生死而涌现出的那些义士,真让人肃然起敬,恨平生未能与之结交。

当初毛文龙孤悬海外,在东江设镇,以一己之力牵制着后金,袁崇焕等人却弹劾毛文龙不服朝廷节制、尾大不掉、杀良冒功、贪污军饷、勾结后金、图谋造反。

屯田主事徐尔一敬才惜才,以三子一孙的性命向朝廷力保毛文龙无反叛之心。

但是,袁崇焕胆大包天,未经请示,竟然私斩了毛文龙。

徐尔一痛心疾首,上疏力诉毛文龙之冤。

袁崇焕手掌辽东重兵,关系着大明王朝偌大一片江山的存亡,朝廷不敢轻议此事。

徐尔一一怒之下,挂冠而去。
 

想想看,功名乃是十年寒窗苦读得来的,仅为一个“义”字,就弃官而去,徐尔一当真称得上好汉子。

原先有毛文龙牵制,后金方面在攻打宁远、攻打锦州等行动中,都施展不开拳脚,根本就不可能有倾巢出动、劳师远征的大动作。

而毛文龙死后四个月,皇太极即振旅西征,掀开了风云激荡的“己巳之变”序幕!

袁崇焕也因“己巳之变”啷当落狱,背上了与后金相通、倚敌议和、胁迫朝廷签订城下之盟等等罪行。

兵科给事中钱家修为袁崇焕抱冤叫枉,毅然上《白冤疏》力证其清白。

有名叫何之璧的者,更率全家四十余口人为袁崇焕鸣冤,扬言愿替袁崇焕坐牢。

当然,震住天下人的,是一个名叫程本直的北京市民,此人不但写有《漩声记》为袁崇焕鸣冤,还提出愿随袁崇焕而死。他说:“臣于崇焕,门生也。生平意气豪杰相许。崇焕冤死,义不独生。伏乞皇上骈收臣于狱,俾与崇焕骈斩于市。崇焕为封疆社稷臣,不失忠。臣为义气纲常士,不失义。臣与崇焕虽蒙冤地下,含笑有余荣矣。”

袁崇焕被磔之日,程本直果然践行了自己的诺言,自尽相随。
 

毫无疑问,程本直比前面提到的徐尔一、钱家修、何之璧等人更加义薄云天,如果给程本直冠以义绝之名,应该没什么人会反对。

但本文要介绍的主角还不是程本直,而是生活在嘉靖朝一个叫王环的人。

王环,沧州人,长得虬髯铁面,天生神力,善骑射。大明三边总制曾铣久闻王环之名,将之招至幕下,授骑射教练之职。

曾铣其人善于领兵打仗不错,但却好大喜功,多次要求收复河套。

以当时的形势来说,东南倭乱汹汹,国家财政紧缺,明军根本就不可能进取河套,就算能进取甚至收复河套,也根本守不住。

曾铣所议,完全没有结合实际,曾铣因此遭到了弹劾,又因和首辅夏言走得太近,在夏言倒台后受到牵连,被指以谋反之罪腰斩于市,妻儿则流放边关。

曾铣被逮之日,拉着王环的手,流着眼泪说:“现在天庭震怒,我必死无疑。我死是分内事,可怜我妻子儿女从此没了着落。”

这显然是在向王环托孤了。

王环眉头皱都不皱,慨然回答说:“曾公不必过虑,我一定会保护他们母子周全。”

有了王环的保证,曾铣再无牵挂,从容走上刑场。

王环为了履行自己的一言之诺,在曾铣妻儿被流放边关之时,“乃以小车载夫人与其二子从间道去。环日则具汤粥。夜则露宿邸舍外。间关数千里。不懈。”

曾铣在嘉靖二十七年(1547年)遇害,曾铣案的昭雪是在隆庆元年(1567年),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时间里,王环一直忠心耿耿地服侍和照顾曾铣夫人和两个儿子。

冤案昭雪后,王环又和曾铣妻儿带曾铣的棺木返回曾铣的故乡扬州安葬。

曾家获朝廷追赠策封,酬王环金帛。王环淡然一笑,不受而去。

万历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一书中记其事,由衷赞道:“曾铣可为识士,托付得人”。

想起金庸先生在《雪山飞狐》里写的一个震撼感人的情节: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金面佛苗人凤找“飞天狐狸”胡一刀比武,一定要分出生死高下,胡夫人刚生下儿子胡斐,为了让丈夫安心比武,先一步结束自己的生命,临死前,依依不舍地对胡一刀说:拿死亡与留在这个世上抚养孩子相比,无疑是留在这个世上抚养孩子更为艰难,今天我偷一回懒,先做了容易的事,就把困难的事留给你做了。

胡夫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有时候,一死了之比留在这个世上生存下去更简单、更容易。

以这个逻辑来说,王环做的事,比程本直难多了,比关羽的身在曹营心在汉难太多了。

 


赞(29)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2-17 00:0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3(s) x3, 06-12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