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冲量分享]永久禁止处境的国宝文物之第二期[4P]
本頁主題: [冲量分享]永久禁止处境的国宝文物之第二期[4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冲量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2916
威望:1389 點
金錢:1 USD
貢獻:4259 點
註冊:2020-03-29

[冲量分享]永久禁止处境的国宝文物之第二期[4P]


永久禁止处境的国宝文物


[size=4]


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
大盂鼎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其内壁铸有铭文19行,291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形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
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虢季子白盘原本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今属宝鸡市陈仓区),为时任眉县县令的徐燮所得,徐卸任返籍时将虢盘带回了常州。至太平天国时期,护王陈坤书镇守常州,虢盘又易手成了护王的珍藏。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初夏,时任直隶提督的淮军将领刘铭传,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这日,官军拿下了常州城,刘铭传就住进了护王府内。时至午夜,刘铭传正在灯下读书,万籁俱寂当中传来悦耳的金属叩击之声,声音不大但极有穿透力。
刘顿生好奇之心,当下秉烛往寻。转到屋后见有马厩,声音即由此传出。细审视,始知是马笼头上的铁环碰了马槽所发出的声响,但这声响非同一般。刘铭传蹲下细看,见此马槽硕大,槽壁在烛光中发着深沉的幽光;伸手一试,重不可举;轻叩之,发声清远玄妙。刘心中有数,此马槽绝非寻常之马槽。次日一早,刘铭传命马夫将马槽刷洗干净。见其外壁四边各饰两个兽首衔环;整个外壁满布纹饰;内底具长铭,通篇工整严谨。刘知是宝物,旋即命人押运送回合肥老家的刘老圩村,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
刘铭传得到虢季子白盘,却给他一家四代带了极大的麻烦。军阀,日寇、国民党官吏纷纷索取。刘家人不得不把盘埋于深土,举家出逃。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才将盘挖出,献给国家。


九龙九凤冠


 

1957年北京昌平明定陵被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仅皇后所戴的凤冠就有四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其中九龙九凤冠被列为64件中国禁止出境的国宝文物。
九龙九凤冠属于万历皇帝的孝端皇后,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有珍珠3500余颗,各色宝石150余块。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9条金龙,龙为金累丝工艺制成。有8只点翠金凤,凤以纸胎点翠工艺制成。龙凤口啣珍珠及红蓝宝石珠滴。后部也有一金凤,共9龙9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这顶豪华的凤冠,共嵌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粒,华美艳丽无比。
凤冠出土之后纸胎及点翠已经腐烂。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文物部门找到了点翠名家肖志峰,由他带领几位师兄弟修复凤冠。几位点翠大师在修复中对原材料精挑细选,工艺操作一丝不苟,将传统点翠技艺发挥到极致,四顶凤冠终于重现华美。现九龙九凤冠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高30.5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件象牙杯是用象牙根段制成的,从外形看,也是侈口,奢侈的侈字,就是这种向外微微弯曲的形状,就叫做侈口。
杯口部分的杯壁很薄,中间腰部微微的有一些收。有点楚王好细腰的这种样子,但是这件器物可是商代的,比楚王的时期早几百年了。这个象牙杯是一件饮酒器,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
杯身有雕刻精细的花纹且具有相当的装饰性,上下边口为两条素地宽边,中间由绿松石的条带间隔为四段,第一段为饕餮纹三组,两侧有身有尾,眼、眉、鼻镶嵌绿松石。第二段是杯身纹饰的上体部分,二组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兽口下面为一个大三角纹,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夔纹,头朝下尾向上。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纹都镶嵌绿松石。第三段刻三个变形夔纹,眼部镶嵌绿松石,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绿松石带相隔。第四段的三组饕餮纹眼鼻同样是镶嵌绿松石。一、二、四段都是饰以三组饕餮纹,但形态却各异。这件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赞(3)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1-19 20:49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22 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