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大猫讲述真实的故事20210128]跳江、入狱养老,无处可去的老人
本頁主題: [大猫讲述真实的故事20210128]跳江、入狱养老,无处可去的老人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睿智大脸猫


級別:天使 ( 14 )
精華:2
發帖:21247
威望:54960 點
金錢:15972490 USD
貢獻:2121212 點
註冊:2019-03-14
認證: 技術區認證會員
2021-09-24

[大猫讲述真实的故事20210128]跳江、入狱养老,无处可去的老人



 
 
撰文 | 吴荣欣



"
当普通人老了,实际上是无路可选的。

2008年9月,一个叫付达信的69岁农村老人,拖着干瘦且疾病缠身的身体,用捡破烂的钱,花了10天从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赶到北京火车站,去抢劫。

北京站人来人往,没有人留意这个神色紧张的老头。付达信已经饿了几天,胃里一阵痉挛,全身冒冷汗。他看到报刊亭旁边的民警,便掏出一把短短的水果刀准备去“抢劫”,以为能判得重一些,但付达信体力不支,还没走到跟前,民警就离开了。他又转头去售票处,从一个大妈手上夺走一张百元大钞,睁着眼睛让大妈喊“抢劫”。但是大妈瞟了一眼,“神经病!”说着就走开了。

付达信失望地离开售票处,在站前广场绕了几圈,跟上了一个年轻人,扑上去抢她的背包。一番狼狈的推攘拉扯之后,付达信如愿地听见了小姑娘大喊一声:“抢劫!”

 



2008年11月,法庭认定付达信属于「犯罪未遂」,且认罪态度较好,判有期徒刑2年。付达信觉得判太轻了,跟法官“求情”判得再重一些。后面还因为减刑,他只关了一年半。付达信不是坏人,也不是怪人,他只是一个无处可去的老人。

他是从报纸上看到类似的事情,得到了启发。他说:“(监狱里)有馒头和稀饭,不用劳动,生病了有人看。”

服刑期间,付达信辗转了三处看守所或监狱,印象最深的是长沙监狱。老人能领到春装、夏装、冬装的刑服各两套,还有新鞋子、新被子。一日三餐都有肉,馒头管够,热水不限量供应。付达信做了人生第一次体检,查出来“脑血管硬化、骨质增生、双肾结石、前列腺炎”。四个警察扶着他去外面的医院看病,付达信头一回体会到被关心的感觉。

监狱里的老人不需要劳动,付达信经常到小花园溜达。如果不是四面带电网的高墙,付达信会错觉自己生活在最幸福的养老院。后来再回想这段短暂的铁窗生涯,老人满是怀念。

入狱养老在日本已经是一个社会怪象。老人去超市小偷小摸,期待被抓住,然后被关进牢里,只求一日三餐能按时吃饱。如果被放出来,他们还会继续偷,二进宫、三进宫。甚至希望老死在牢里,总比独自在家里去世,无人收尸要更好一些。

在国内,付达信入狱养老是公开报道的第一例。

付达信是村里的绝户,住了一辈子的土房子早塌了一半,不通电,没有急事也不点蜡烛,经常凉水拌米饭就是一顿餐食。年轻的时候在两广地区打杂工,没有社保,老了就回家做点零工,摆地摊,一天赚两、三块钱。付达信跑过村委、镇政府、市政府,但经常空手而归。

老人的全部的收入只有“五保户”的政府补贴,一年600元,平均下来一天的米钱都不够。原来还有一块地,勉强能种点粮食喂饱自己,但后来身体不济,就把田地还给了村委。最后用捡破烂来糊口,付达信饱一顿饥一顿,饿到皮包骨。

在祁东县,五保户老人有上万个,其中九成老人只能在家自寻出路。付达信因为“入狱养老”闹得全国皆知,县政府才注意到这一个老人,将他送进镇上的公办敬老院。

敬老院32个房间,每间房住着几个老人,有的是瘫痪病人,泡在自己的屎尿里。而敬老院总共只有3名工作人员。付达信觉得这个敬老院环境恶劣,房间有裂缝,雨水会倒灌进屋,吃不好、吃不饱。但他也没有别的去处了。

简陋的敬老院有一间活动室,放了两台电视机,其中一台坏掉了。电视机旁边是一副某个老人自备的棺材。说得难听一点,院里的老人都是来等死的。

入狱养老,听起来已经够匪夷所思的了,甚至有点吓人。但这还不是你我所能想象得到老无所依时最惨烈的晚年结局。

 



资江冬天的水位并不高,但是江水浑浊,搜救的小船在江面飘来飘去,偶尔捞上来一些发黑的垃圾。天冷,岸边看热闹的人早就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穿着黑衣服的大叔在敲鼓,敲了一天,两只手冻得发抖。他住在江边,过去有人跳河,他都会过来敲“招魂鼓”,能把人从河里招出来。

第三天,搜救队发现老人卡在河床的石缝里,尸身赤裸。死者叫曹迎林,62岁,生前靠打杂工为生,老伴患有糖尿病,住在ICU,病情危重。1月19日,曹迎林跳桥当天,先去了医院。没有人知道他看着老伴虚弱的心电图时在想什么,他的所有积蓄都被骗走了,连吊一瓶盐水的钱都付不起。

默默离开医院之后,曹迎林径自走向资江大桥,在桥边脱光了衣服,艰难地越过栏杆,像枯树一样翻倒入江,一记闷响。

曹迎林的救命钱,是被一家“益阳纳诺老年公寓”的民办养老机构骗走的,一共17万。他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这家公司从2012年开始就打着“预订养老床位并返利”的名号非法集资,八九年间签了4000多份合同,累计3亿元。上当的老人少则被骗几万,多则几十万,这些钱都是他们一生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养老钱、棺材本。

把棺材本搭进去的骗局大多时候仅从一盒免费的鸡蛋开始。2012年,益阳市资阳区郊外的水库旁边建成了一栋“福满楼”,楼下有院子、有食堂,园外的门牌上写着纳诺老年公寓。同年,鲁光辉成立同名公司,办事处设在沅江市,经营范围是“老年人养老服务;休闲垂钓”。

虽然公寓只能容纳300多张床位,但公司还是发动大量地推到街上推销、拉拢“顾客”,主要去菜市场、公园、广场舞最热闹的地方等等瞄准老年人。把老人们拉到公司的宣讲会上后,就开始抛出“社会化养老”、“养老投资”等等花里胡哨的名词,送一些免费鸡蛋和不明保健品,再带他们去参观有模有样的老年公寓。

宣传话术中,“纳诺老年公寓秉承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让老人健康长寿的服务理念,为不同消费层次的老年人提供全天侯、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医疗护理、整体护理、日常服务。”

但公司的宣讲会目的并不在于招揽老人入住养老院,而是说动老人掏钱“预订床位”,成为vip。预订的床位可以转租出去,老人能获得一定的“返利”回报。如果老人还有犹疑,他们就会拿出所谓的官方支持做“定心丸”。

4000多位老人就是这样把毕生积蓄交了出去,他们是农民、环卫工、退休公务员、退休教师等等。曹迎林是其中之一,他花了17万订下一个床位。有的老人一口气订了6个。

 


2020年7月,鲁光辉及其他成员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捕,涉案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8月,该公司因无照经营被下令撤除沅江办事处,行政处罚1000万。目前尚无后续,老人被骗的钱财能否追回还是个未知数。

有人说这是一起投资性的“爆雷”事件,投资行为,自负盈亏。其实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在台湾也叫老鼠会,和传销无异。鲁光辉把养老院包装成一个金融产品,最初会固定“返利”,实际上这些收益都来自不停向下延伸的下家,形成一个欺诈性的金字塔。最后资金入不敷出,泡沫破裂,骗子跑路,受害者血本无归。老人的毕生积蓄无处追讨,而养老院的床位本来就是一个空想。

根据微博@刘壹木的透露,益阳当地有十多家机构涉嫌此类非法活动,他的母亲也是众多无助的老年人之一。益阳并不是孤例。2018年,上海大爱城卷走了5.2亿,1940位老人被骗。2019年,湖南长沙市爱之心养老公寓卷走了5亿,3972位老人被骗。

成千上万个骗局反复发生,以后还会发生。

 



我国目前的社会福利体系尚不完善。近年来为了减轻养老压力而提出的「社会化养老」,其实是市场化的呼吁。然而养老市场看似有巨大的需求、上亿的“客户”,但是这些“客户”的消费力并不强,行业回报周期长,所谓养老市场的盈利空间十分有限。而且,养老业务重在服务,这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所以说做养老就跟做慈善一样,投资者纷纷敬而远之。

可缺口仍然存在。现在,我们已经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

湖南省益阳市有二十多家登记在册的养老机构,不到2000张床位。益阳市常住人口440万(2019年)左右,按照我国65岁以上人口约占12.6%的比例(2019年)计算,益阳市大约有50万老年人。益阳市是全中国的一个缩影,巨大的养老缺口也是一个漏洞,不停滋生非法事端,将老人置于绝境。

2014年,有关方面开始换个思路,推行「以房养老」,鼓动老人将房子抵押出去,换取一笔养老钱。2015年6月,北大教授钱理群将五道口的房子卖掉,入住了昌平的养老社区,房费每月2万。房贷穿肠过,穷苦心中留。普通人的一生在房来房去的虚幻中,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我奶奶住在县里的公办福利院。因为患有老年痴呆,奶奶被严格限制行动范围,只允许搬个塑料椅子坐在房间门口,一坐就是一整天。后来她的老朋友也搬进去了另一栋楼,但不允许告知奶奶,怕她跑来跑去。楼下是一个小花园,种着玫瑰花,人工湖里有几条锦鲤。从来没有见过任何老人在散步。

福利院有7层,每一层的走廊都安装着铁护栏,防止老人跳楼自杀。所有老人入院的第一件事是剃成寸头,方便护理。护工大多是中年妇女,每人负责一层。到饭点的时候提着一个不锈钢的饭桶逐间派饭,经常是冬瓜汤和豆腐汤。老人的牙口不好,胃口也勉强。房间门口会有一个倒剩饭的垃圾桶,酸馊味冲人。

房间里只有一个硬板床、一张小方桌和一台电视机,看起来空空荡荡。每个房间都安静得仿佛没有人在住。奶奶刚搬进去的时候,照料她的阿姨隔三差五就偷拿我们送过去的卫生纸、沐浴露和洗发水,后来被解雇了。即便如此,我们去探望奶奶的时候也要记得给后来的阿姨多带一份水果。

这样一家福利院,五六年前就住满了,好几百个老人在排队。大家都心知肚明,老人家进去不是“享福”,而是减轻子女的抚养负担,所以有不少人把老人送进去之后,交完年费就撒手不管。在那些目光呆滞、满脸褶皱的老人脸上经常能读到“老废物”这几个字。

他们曾经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了下一代的美好生活而不遗余力。到最后,就连获得最基本的耐心和关怀都变成了一种奢侈。居家养老考验人性,养老社区考验钱包,公办敬老院考验关系,每一个去处都可望不可及。

可以说,这是绝大多数不富裕的老人们面对的核心难题。看似我们是一个讲究孝道的东方社会,有“养儿防老”、社区养老这些形式,但整个社会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和关注,都是远远不足的。老人们,特别是家庭不富裕的老人,其实没有选择。

所以,难怪老人宁愿掏空钱包去买一个莫须有的养老院床位,妄图捕获一份人生末班车的希望。据一些上当受骗的老人说,为了博取好感,那些骗子甚至会跪着给老人洗脚、嘘寒问暖。

一个人想要体面地走完最后一段路,原来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我国的自杀率为10万分之6.9(世卫调查数据为7.8),在171个国家内中国是排在第94位(2012年),属于较低水平(全球平均值为10.7,2015年)。而在2018年的《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会议》上,研究指出中国65岁到85岁(含以上)老年人自杀率是全人口自杀率的3-7倍,其中农村地区21.99-65.6,城市13.17-41.09。当然不止中国,老年人自杀率偏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难道是因为老年人遭受更多来自社会的恶意吗?应该说老年人要遭受更多失意,以及整个社会的不在意。

这个世界绕着年轻人转,明星、基金还有彩礼,每一天都纷纷扬扬。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舆论中,养老问题似乎从来没有真正进入大众。曹迎林是没有选择的老人们的一个缩影,在被骗之前,他或许也曾无数次想象自己晚年的美好生活,也用尽心思筹划,可最后,他能选的就只有这个纳诺老年公寓。

他无处可去,只好沉到江底。
参考资料:

《研究:中国老人自杀率为普通人3-7倍 农村男性最高 》,财新

《穷老汉为进监狱养老犯罪 吃喝不愁不想减刑》,搜狐新闻

《50多位老人抱团养老15年:众筹买房自给自足,如今曲终人散》,北青深一度


 



猫哥言,这正是:


赞(3)
------------------------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1-28 17:21 發表評論
睿智大脸猫 [樓主]


級別:天使 ( 14 )
精華:2
發帖:21247
威望:54960 點
金錢:15972490 USD
貢獻:2121212 點
註冊:2019-03-14
認證: 技術區認證會員
2021-09-24

------------------------
 

TOP Posted: 01-28 17:21 #1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8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