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转载]手机厂商吹嘘屏幕时,为何绝口不提对用户眼睛的伤害
本頁主題: [转载]手机厂商吹嘘屏幕时,为何绝口不提对用户眼睛的伤害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云中雀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336
威望:574 點
金錢:91262 USD
貢獻:1024 點
註冊:2019-10-01

[转载]手机厂商吹嘘屏幕时,为何绝口不提对用户眼睛的伤害

转自「电手」



「LCD 永不为奴」
前几年一有智能手机发布,你准能看到这句话。
这是因为昔日的手机屏幕技术,主要分为两个阵营。
LCD 和 OLED

LCD 简称「液晶显示器」,它历史悠久,追溯起来估计比在座很多朋友的岁数都大。
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智能手机「Simon」,就是采用 LCD 屏幕。

 



LCD 的液晶部分,本身不能发光,需要借助背后的「背光灯组」为其提供光源。
背光灯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发白光
而液晶层控制白光穿过红绿蓝三种颜色,从而得到不同颜色的光线,最终呈现出色彩丰富的画面。

 

OLED 简称「发光二极管」。它与 LCD 最大的区别,就是每个像素(二极管),都拥有自发光的能力,相当于独立供电。


LCD 与 OLED 其实互有优势,很多时候优缺点刚好互补,不能说谁完全碾压谁。
LCD 主要问题是无法显示真正的黑
液晶层即便全部关闭,也不能完全阻挡背灯的白光,当屏幕需要显示黑色,得到的其实是灰色。

 

而 OLED 需要黑色时,直接把那片区域断电即可,用《三体》里的话来说就是:「黑,真他妈黑」。
乌漆嘛黑的好处就是,OLED 屏幕的对比度几乎无限,色彩更艳丽,更讨好眼球。

 
除了三星,其他都是LCD




当屏幕上的画面变化,其实就是像素点显示不同颜色的光。
而一个像素要从 颜色1 切换为 颜色2 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称为灰阶响应时间
如果响应时间太长,就会被肉眼捕捉,我们就会感觉屏幕上出现拖影。
OLED 屏幕灰阶响应时间很短,几乎没有拖延,而哪怕是最顶级的 LCD 屏幕,在这点上也无法与 OLED 抗衡。

 

另外,OLED 因为没有背光层,厚度可以控制在 1mm 左右,弯曲、折叠、挖孔也更容易。
而 LCD 的厚度通常在 3mm 左右,可塑性也不强。
并且 OLED 关掉的像素区域不再耗电,可以有效延长手机电池的寿命。

 


大家有没有发现,以上这些 OLED 的优势,也是最近几年手机屏幕的变化趋势。
手机行业可能是内卷最严重的行业,每年迭代,能使出的花样越来越少。
为了发布会上多写一页 PPT,手机厂商真是把 OLED 的所有特性,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OLED 这些优势,也注定 LCD 迟早会被挤出移动端的舞台。

但厂商的选择,并不意味就是最适合消费者的选择。
如果说 OLED 是「妖艳女郎」,那 LCD 更像是「贤妻良母」。

 


都知道,根据环境光亮度不同,我们手机屏幕的亮度也在不断提升或下降。
LCD 屏幕可以直接调整电压,控制背光灯的亮度,从而改变屏幕亮度。
而 OLED 调整屏幕亮度的方法有两种,DC 调光和 PWM 调光

DC 调光原理和 LCD 的一样,就是通过提高或降低电压来改变亮度。
但是 OLED 的发光二极管,对最低电压有一定要求,如果电压低于阈值,就会出现果冻效应,影响显示效果。
但如果以最低电压作为最低亮度,屏幕还是太亮,晚上关了灯依然闪瞎眼。

 


因此当屏幕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OLCD 屏幕会就要改用 PWM 调光。
PWM 调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断点亮/关闭屏幕,来调整亮度。
如果亮度拉倒 100%,发光二极管就一直点亮,如果亮度只有80%,那么发光二极管在一个周期内 80% 时间点亮,另外 20% 熄灭。
50% 则一半时间开,一半时间关。
因此一些眼睛敏锐的用户,在低亮度下会明显感觉屏幕一闪一闪的,这是因为屏幕关闭的时间太久,黑场间隔太长。

 


所以啊,妖艳女郎虽然刺激,但真的伤身体。贤妻良母虽然平淡,但真的关心你。
另外,也不是所有 OLED 手机,都采用 DC 调光方式。
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主流手机,只采用 PWM 调光。例如 iPhone 11 Pro Max。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曾发布过一份关于调光频率的技术文献指出。
长期的频闪会导致用户视觉疲劳,偏头痛等疾病。

 


对人体健康影响较低的频率,至少应该在 1250Hz 以上,完全无影响则需要在3000Hz 以上。
而现在主流旗舰手机,PWM 调光频率在 200-500Hz 左右。
iPhone 12 约为 223-250Hz
华为 Mate 40 Pro 约为 120.8-367.6Hz
小米11 约为 257.7-485.4Hz

美好的外表终究经不住岁月的摧残,随着亮屏时间增加,OLED 屏幕必然会出现「烧屏」现象。
依个人使用习惯,长则 2 年、短则小半年。

 


现在厂商都有专门的优化,来降低烧屏的程度,已经很少在看到手机屏幕出现残影的情况。
但即便没有局部残影,其实 OLED 屏幕只要点亮,显示质量就无时无刻不在降低,只是我们每天都盯着它慢慢「衰老」,所以才没有发现。

另外, 如果卸妆(不比色彩显示),OLED 屏幕的清晰度不如 LCD。
我们都知道屏幕的清晰度由像素密度决定,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尺寸下,像素越多,屏幕越清晰
但是 OLED 的屏幕像素点排列方式,会导致两个手机虽然分辨率一样,但清晰度却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用户,收到手机后会专门用放大镜去看像素排列方式。

在同等分辨率下,OLED 屏幕清晰度始终不如 LCD。
不过现在手机分辨率都蛮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清晰度的问题。
所以有句古话讲:无 2K,不 A 屏(AMOLED 屏幕)

2021 年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见到中高端手机采用 LCD 屏幕了。
对于眼睛敏感的用户,这实在不是个好消息。
特别是现在小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比例、时间都在上升,对于孩子还未发育完全的眼睛,伤害更加严重。

 

有人说这是消费者的选择,但在 OLED 吞噬移动端时,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知情权。
很多人可能连 LCD 和 OLED 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它们的优缺点。
不管怎么说,现在 LCD 已经很难回到移动端。
但大家也不用着急,因为 OLED 的阳寿可能也没几年了。
点赞在看,下次我们聊聊,苹果力挺下的新一代屏幕技术,如何取代 OLED。

赞(2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03 19:3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20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