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经典回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45P]
本頁主題: 经典回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45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happy3551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733
威望:351 點
金錢:3510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06-12-02

经典回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45P]

东京奥运会终于开幕了,
网友纷纷吐槽:这是什么阴间开幕式。
而就在开幕式前一天,
导演小林贤太郎因不当言论被辞退,
这已经是自去年12月以来,
第三位被解雇的开闭幕式导演了。
我有预感,这可能是史上最糊的一届奥运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北京奥运会如今已经过去13年了,
再次回看,依旧震撼。
这么多年过去,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至今无可超越。[/b]
那一夜,中国用4个小时惊艳了世界。[/b]
 

 

 

01[/b]
一道耀眼的光火倾泻而下,
激活了古老的日晷。
日晷是天地万物之源,
由日晷发出的时间之光点亮了鸟巢,
点亮了2008面缶组成的矩形缶阵。
 

2008名乐手高声吟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的孔子名句,
排山倒海,气度恢宏。
用属于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欢迎四方宾客。
 

伴随着响彻云霄的节奏声,
各国友人齐声倒计时:5、4、3……1,
在高亢嘹亮的欢呼声中,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拉开帷幕。
 

《击缶而歌》作为开篇之语,相当震撼人心。
2008名乐手千人一面,
恢弘的场面更是彰显中国人的气节,
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大国风范。
 

 

02[/b]
随着一声声巨响,
由29个巨大焰火组成的脚印,
沿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
以平均2秒一步的速度向北进发,
历时63秒后,到达“鸟巢”上空。
29个焰火脚印象征着29届奥运会的足迹,
为了这29步,中国历经了艰难的百年跋涉。
当最后一个脚印在“鸟巢”上空绽放,
漫天的繁星汇聚成一个闪闪发光的星耀五环,
充满着中国人独有的梦幻和浪漫气息。
 

 

随后,国旗在鸟巢冉冉升起,
全场起立,近十万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面旗帜下,是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03[/b]
整个晚会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名为《灿烂文明》,
向世界展现古老文明的中华文化。
一幅巨大的卷轴由中间向两侧打开。
 

在这张画卷上,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五幅长卷《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大驾卤簿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乾隆八旬万寿图卷》被一一展现。
 

 

画卷中间,
是一张长20米,宽11米,
重达88公斤的画纸。
舞者身姿摇曳,
在悠扬的“太古遗音”伴奏下,
在画布上留下起伏回旋的墨色线条。
 

伴随着吟唱,
舞台中央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这些字模凹凸起伏,层峦叠嶂。
 

 

多种不同版本的“和”字,
在印刷板上被依次展现出来。
代表我们中国人“和为贵”的理念。
 

04[/b]
随后,戏曲登场。
在京剧打击乐中,
4个木偶戏剧人登上了戏台,
向世界展现了“京剧木偶”这一艺术。
 

在古筝悠扬的伴奏中,
昆曲演员吟唱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向世界展现古老的昆曲文化。
 

千名舞蹈演员用船桨,
呈现出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形象。
代表着中华民族广交朋友,
礼尚往来的美好品质。
 

2008名功夫小子表演着太极,
他们动如潮水,静若磐石,
展现着“天人合一”的境地。
 

 

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丝绸之路、太极……
这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缩影,
让世界认识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05[/b]
下篇名为《辉煌时代》,
这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
上千名表演者用身上的荧光组成了一只“会飞”的和平鸽,代表着我们对世界和平的期许。
 

航天员“飞过”鸟巢,
那时我们已经成功将三人送上太空,
代表着我们对星辰大海的渴望。
 

地下的舞台升起一个巨大的立体“地球”,
人们行走在地球的每一片土地之上。
 

 

悠扬的音乐慢慢响起,
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
 

 

06[/b]
当姚明带领中国代表团进场那一刻,
全场沸腾。
 

 

走在姚明身边的是抗震小英雄林浩,
出场时,林浩头部留下的疤痕还清晰可见。
他挥舞着国旗,向世界展现灿烂的笑脸。
 

李宁脚踏祥云,飞天点燃主火炬,
更是成为奥运历史上一个永恒的瞬间。
那一刻,多少人热泪盈眶。
 

 

北京奥运开幕式上还有一个隐藏“彩蛋”,
就是那副巨幅画卷。
一开始由舞蹈演员画出山川日月。
 

后来孩子们在画卷上添上色彩。
 

再到后来运动员用脚印共同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大地。
 

导演张艺谋说,
这幅画卷是无价之宝。
因为没有任何可能性使全世界204个国家、
地区的最优秀年轻人集合起来,
完成这幅画卷。
英国独立机构的统计数据,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全球收视率成为人类电视历史的最高。
短短四个小时,
让世界认识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从容的中国。
外媒纷纷赞叹:
“这是最美的奥运会开幕式。”
甚至连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都说,
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07[/b]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惊艳世界的背后,[/b]
更离不开默默奉献的每一个人。[/b]
表演《击缶而歌》的乐手并非专业演员,
而是分别来自北京、沈阳、济南、
成都、兰州5个军区的年轻官兵。
这些战士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
每天练习超过8个小时,
平均每天要做30套训练动作,
每套动作至少要找准45个鼓点,
212次变换动作,跪地300次,下蹲240次。
每人每天平均要喝4升水,
半个月敲坏1副鼓槌,
1个月磨坏1双迷彩胶鞋。
 

活字印刷术的表演让世人惊叹,
这背后也是无数官兵的付出。
四分钟的表演时间内,
这些战士们要举着重达18公斤的“活字”,
每人平均2秒钟做一个动作,
并且要求动作误差小于2厘米。
为了把动作记熟,做好,
战士们起早贪黑强化训练,
每人每天重复表演动作数千次。
开幕式当天,
战士们要在字模里待上六七个小时,
最后,战士们都穿着尿不湿上场。
演出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插曲,
有一个字模的钉子掉了,致使无法降落,
为了不影响整体,
那位士兵就用小拇指代替钉子,
继续做完了之后的一千多个动作。
表演完成后,他的手指已经血肉模糊。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筹备当中,
有个节目叫《大秦古韵》,
但是最终却被放弃,终成遗憾。
这个节目的道具是无数巨形皮影,
每个都是由5米高、
100多斤重的铝合金架子做成。
为了这个6分钟的节目,
800多士兵没日没夜排练了大半年。
得知节目被砍掉后,
负责节目的编导忍不住失声痛哭,
很多士兵也立刻红了眼眶。
 

08[/b]
关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b]
还有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b]
奥运会圣火点燃,
是开幕式的最高机密。
由于开幕式的高度保密,
李宁所有训练都安排在了晚上进行。
训练过程是非常艰苦的,
李宁被吊到接近鸟巢顶部、
超过60米的高度训练,
每次都是在凌晨进行,
一般都要练到天亮。
在这训练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李宁瘦了十来斤。
由于总是晚上出去,白天回来,
妻子甚至以为他有了外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最初点燃主火炬台的人选有3个,
中国在奥运会上首金获得者许海峰,
3枚奥运跳水金牌得主熊倪都曾备选点燃主火炬。
因为身体等原因,
许海峰退出了奥运点火。
 
熊倪作为后备替补,
他一直全程跟着李宁每天后半夜做秘密排练,
一旦李宁出现不适等问题不能完成点火,
就由熊倪代替。
虽然熊倪最后没能登场,
但他也是无私奉献的英雄。
 

09[/b]
美国著名的网站Eonline曾发表一则言论:
盘点史上历届奥运会前5名的任何一个榜单,
最后都会变成4家争破头去抢第2名,
因为第一铁定是北京奥运。[/b]



赞(1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27 19:4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22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