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小人国[32P]
hkaixin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077
威望:377 點
金錢:80276 USD
貢獻:32354 點
註冊:2006-12-02

小人国[32P]

  在生活中总有那么几个时刻,让你忍不住开始思考那些形而上的哲学问题。
  上班时思考存在的意义,开会时感受时间的尽头,恋爱时幻想永恒的价值,分手时探寻生命的本质……害,人生在世,哪能不想点深刻的主题。
  那些跑进我们眼睛,跑进我们耳朵,跑进我们嘴巴的,都在被过往的经验主义影响。
  整场人生,像是在为生命最后的展览预热,夸张到像一场视觉上的报复,强烈到难以成为主流,受困于每个人急切渴望的身份象征。
  人生在世,总想来点儿深刻的主题[/b]
  有人开始将目光转向真实的世界了。

  一位来自西班牙街头艺术家Isaac Cordal,在城市创造了一个小人国。他试图用艺术抚平创伤,思考关于命运、人性,以及生存的话题。
   

   

   

  这套名为“Cement Eclipses”(水泥日食)的作品,字面意思指的是水泥建筑遮挡阳光的景象。Cordal认为水泥是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的代表性足迹,抹去森林,填满河流,筑起高楼。
  自小生活在布鲁克林的Cordal,拥有比外来人更深厚的见闻和感受,并将它们赋予作品中。
  “我的作品是一个,
  尝试去理解并且改变,
  这个我们所创造的世界的滤镜。”
  这些无名的小人物,在路人脚底的隐秘之处,有人岌岌可危,有人奄奄一息,暗示着社会不完美结构的残余,有人在拆除和重建我们周围的一切,有人注意到存在的荒谬。
   

   

   

  对于Cordal来说,这是“一种对于发展的批判性反思”。他试图用小人物雕塑对资本主义,权力体系以及官僚制度提出批判和干预,给出人类行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重要议题。
  不过,作品呈现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贬值,人物被放置在能迅速打开通向其他世界大门的位置,这些场景放大了当代人的日常。
  放眼望去,真实的城市,捏造的小人,绝望的气息。你甚至确定那就是他的真情实感,是对大众命运的一种戏谑式的仿写。
   

   

   

  于是,他就这样将人群中无穷无尽的问答与对峙扭转成了另一套游戏:他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也知道每个人想要听到的答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决定以最绝望的姿态,拥抱人群,给你一个连你也不喜欢的真实答案。
  有人被困住了[/b]
  生存与死亡,是Cordal强调最多的主题。
  他同情小人物,同情每个人的处境,画面上清晰呈现着被我们称之为“生活”的时间。
  有人等待公共汽车,有人在水洼游泳,有人贴地飞行,有人自杀,有人忙着举行家庭葬礼。
   

   

   

   

  对每一个拥有独立人格,渴望博弈的个体来说,这项情绪似乎有点多余。我们为什么需要同情?同情能解决什么问题?哪些人能真正被同情?
  它们呈现在个体的生活碎片中,呈现在大自然中,呈现在无人注意的地面街角,却维持着鼓舞人心的生存状态。
  街道成为最好的布景,与小人相辅相成,生发出一幅幅微小而又包含深意和隐喻的画面。林林总总的人们经过,当然常常会忽略这些微型雕塑。
  “我很好奇某个人突然发现它们的那个瞬间。”
  人们会在哪里发现小人国呢?可能是排水沟、建筑物顶部、公共汽车候车亭顶部,在许多不寻常和不太可能的地方。
   

   

   

   

  小人物是脆弱的,因为小,他们可以隐藏在巨大的建筑中,连同悲伤的情绪一并掩去。

  但你会慢慢发现一个重要的事情:越是试图逃避或回避痛苦的现实,就越是被他们拥抱的触手缠住。比如,当谈论生存问题时,我们倾向于把问题符号化或格式化。
   

   

   

  难以发觉的终极命题藏匿在Cordal的作品里。
  生存应该是一种怎样的行为,面临生存困境的人会是什么样子?陷入生存困境又将遭受哪种程度的苦痛?生存等于多少钱?生活可以剥离出这些问题吗?当然。
  可我们关注的焦点往往是,把这个人放进一个成熟的系统里,标准化。
  在系统里,我们不再关注个体微观的叙事,政策在不断变化,“正确”的标准在不断变化,人类可以亲手搭建起任何一个完美体系,也可以毁灭。
  同Cordal作品中这个穿睡袍的男人一样,阳台是他的先天立场,捏紧的拳头是他的生活经验,没有人关心他能否走出房间,他被困住了。
  生活议题只需要一根引线,引线可以是车,可以是银行存款,也可以是人。
  于是卡尔·荣格说:“世界悬于一线,那根线就是人们的意识。”
   

   

   

  重新解释痛苦,有什么意义?[/b]
  谁比谁好,能差到多少。
  如今,人人浸泡在功利主义的价值体系中,不再有人关心孩子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学会走路,青春期性启蒙的仪式感,男性要如何学着做父亲……这些里程碑都太古典,没人关心了。
  没人关心今天哪一朵云又和哪一朵云搭在一起;没人关心你现在面临哪一种阻碍;没人关心你大学为什么选修这几门功课,你对未来如何选择;也没人关心你现在是否还会回忆起离开的朋友,消失的家人。
  路上的人神情冷漠,西装革履,每个人被封锁进完整独立的密闭空间里,认领一方天地。这样的生活,你可以彻底接受吗?
  Cordal觉得,或许可以。
   

   

  彻底接受本就是在强调我们现状的重要性。诸如“这不公平”、“我不应该这样”、“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之类的说法,不管多么真实,都会加剧我们的痛苦。

  “我们可以重新解释痛苦事件的意义,
  采取行动减少痛苦,
  缩短痛苦在我们生活其他方面的传播距离。
  直面我们的想法和感受,
  也可以让我们自由地欣赏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而不仅仅去关注那些我们所爱和那些爱我们的人。”
  对于做 “艺术家” 这件事,Cordal显然还没有那么熟练。他在采访中说艺术创作让他感到尴尬,需要直面自己内心的那种尴尬。
   

  纯粹感受是困难的。如果有什么事情让你难过,你只能在探索和描述中学着更深入。
  扪心自问,这只是悲伤,还是实际上是绝望、苦恼、痛苦、拒绝、不安全感或失败?只是愤怒吗?还是怨恨、暴怒、嫉妒或辛酸?

  为什么要说得更具体?苦恼成为情绪的源头,不可避免地被写入我们过去共同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你可以很容易责备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生活在拥挤的城市,接受交通堵塞和路人的冷眼,再一遍遍提醒自己不要陷阱相同的怪圈。
   

   

  在这些时刻,我们要么对这一切的不公平感到愤怒,要么深呼吸,接受现实,接受这超出了我们的控制。
  然而,造成痛苦的不仅仅是感受到生活或多或少的受害者,有时是我们试图用快乐的想法取代痛苦的想法,又不可避免地被推入痛苦的循环。

  路上到处都是心碎的小人,但痛苦,不是一个刺耳或批评的声音——它更像是来自我被审查部分的明智忠告。
   

   

  奇怪的是,矛盾的是,对这种悲观现实的宽容让人安心。它帮助我停止了对不变事物的抗争。
  这让我能够更开放地面对让自己失望的事情,这一举动让我们最终达成了神圣的和解:
  期待有一天可以开始坦诚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
  或者说,放弃人类的某些偏好。
   

   

  对于抗争在命运边缘的人在来说,Cordal的作品想表达的也许是:
  我们需要在生活的流水线之外,
  寻找一种最不起眼的“平淡”,
  以牺牲他人目光为代价放弃被看见的权利。
  “被看见”可以很重要,也可以不那么重要。对人生的理解不会是一次性的,也不会永恒不变。
  在生命的每个档口,我们可以非常坦诚地面对所有矛盾,承认所有的问题,肯定“无意义”的价值。
  这不难,也不易。


赞(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30 13:3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5-03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