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原创]“老师也是人!”都来记忆一下还记着的个性老师的个性言行
本頁主題: [原创]“老师也是人!”都来记忆一下还记着的个性老师的个性言行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一代文嚎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8554
威望:2638 點
金錢:20004142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6-06-28

[原创]“老师也是人!”都来记忆一下还记着的个性老师的个性言行

 

在武侠小说里有个套路情节。

一般是师兄弟两个,一个天赋绝顶但心术不正,一个资质平平但人品忠厚。

在这种情况下,师父一般会将生平绝学传给那个品行好的。

坏学生一定会心生怨恨并迟早与好学生决战,在有的故事中,师父还会死在这个坏学生手上。

这当然是故事的一种,会符合一部分情理,这也反应了现实中总会有老师以绝对的正确为教学原则。

可这样的课堂往往是应试的工厂,我要是老师我会觉得教得不尽兴,学生获得的也许会不丰满摇曳。

我们常说一句“老师也是人”的话,他们掌握着很多亦正亦邪的知识,讲台下又坐着鬼才知道会不会在未来祸害人类的学生。

当老师不容易,这课也不好讲,但挑战的趣味也正在于此,老师们又有着自己的性情、情绪以及私德偏好,因此我们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包容也是应有之义。

譬如说化学老师,你总不能因为某个学生跟同学关系不好就不教他一氧化二氢灌多了会死人的知识点吧。

再譬如生物老师,你总不能因为班里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男学生太多就不教他们知道女性的身体结构吧。

更何况有的老师还会在教学中夹带“私货”,比如《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就是一个极其神奇但又很人性的存在。


 

近两年的教师节都会流传这张图,尽管大多数人是不足以引起老师如此重视的,与之对应的是大多数老师也不会被学生记住,但我认为此图才是反应了师生关系以及老师作为一个人而普遍存在的职业心态。

菩提祖师明明知道猴子是个不甘寂寞的惹祸精,他甚至也担心会被暴露与猴子的师徒关系,但还是教给了猴子如此厉害的本领,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

猴子拜师想学的是长生之道,凭菩提祖师的水平教给他和平修炼致长生的课程就行了,但却又偏偏教给他好勇斗狠的本事,这又是什么心理在作怪?

也许只能理解为菩提祖师也是人,依然有颗爱搞事的闲心,只是到了他目前的身份位置又实在不方便知法犯法为尊不尊。

当猴子拜师自报家门时,菩提祖师对他“天地生成”的出身非常高兴,这特么不就是我苦苦等待的“我”吗?

有一首赞美老师的歌叫作《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而有的老师自己不方便干的事他就培养一个“自己”去干。

当然也不排除菩提祖师有想把生平绝学传授下的去迫切渴望,宛如一位化学大师,招了个爱捣鼓原子弹的天赋学生,大师的绝学可以在他的手上玩转得淋漓极致,只是这个学生太不安分,你说教还是不教呢?

大师咬咬牙说:“教!他爱炸谁就炸谁,只要别说是我的学生。”

也许正是基于对天赋学生的渴望,菩提祖师很有有教无类的教育家风范。

猴子刚上山时,遇见了个樵夫,这个樵夫却一点都不怕他,或许就是因为前来拜师的物种太多的缘故,实在是见惯不怪了。

菩提祖师也曾担心物种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但终归还是向这只猴子教授了厉害的本领。

你要知道,身为一名老师,碰到个牛逼的学生是福气,不止于考上北大、清华的奖金,而是他是你的学生,他是你教出来的,这种成就感可不要太好。

碰到牛逼的学生当然也是极其不容易的,这个时候还挑剔啥物种和品德呢?

老师终归也是人啊,他会有特别想教育的学生,当然会有特别想传授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带着个性色彩的“私货”。

这么多年来,老师教授的教科书知识基本都忘了,但那些带有个性化吐槽的“私货”却记得清,尤其是文史课程。

2001年美国世贸大楼遭袭,当这边不乏欢呼和唱衰美国的声音时,我的历史老师上课说:“一次恐怖袭击就能让美国垮掉?这也太小瞧美国了!”

真的,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听到居然有人“撑”美国。

有一次偶尔提到袁世凯,有位历史老师说:“袁世凯是个有本事的人啊!”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夸赞袁世凯,此人不是窃取革命果实的卖国贼吗?

时至今日,我之所以依然记得一些老师,完全就是因为他曾有过一次两次的这种吐槽,其他的很多机器般教学的老师我已彻底想不起他们有说过什么了。

当然我依然心怀感谢,正是这种让我想不起来的老师和知识让我升学顺利,但我更感谢那些不以绝对正确为教学原则的老师。


 

文史课程的老师大概是最纠结的,他们最基本的个性就是关于是是非非的自我判断,这往往又未必与教科书100%契合,这个时候到底该如何教学生才能不负如来不负卿呢,非常考验水平。

文史课程又特别考验讲解的生动趣致,如果没了审美和趣味的串联,文史课程便成了文史知识点的应试背诵。

文史课程又是认真严肃的,又绝不能因趣味而伤害它的严肃,有趣是敢于表达的智慧,绝不是信口开河,尤其是历史,有的人认为如果老师当年按照《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来教,自己的历史肯定会非常好。

《明朝那些事儿》是部很不错的历史通俗读物,建议各位最好以读《三国演义》的心态来读,因为它充满了大量以想象脑补为基础的小说笔法,这是让这部以明史为基础的畅销书生动有趣的重要原因,可这样的生动有趣越多,它离严肃史学的距离就越远。

在合格的严肃文史著作(教育)中,《西游记》的作者是不应该直接敲定为吴承恩的,起码是可以讨论的,而且《西游记》在明朝似乎也不是禁书,可我发现认为《西游记》在明朝是禁书的人几乎都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理由就是书中所说的车迟国讽刺嘉靖皇帝信道,以及“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大胆言论。

你该感谢老师当年没按照这个法子教你历史,因此各位知识库里才存有了那么一些严肃历史的影子。

当然我相信这只是有人给学生时代的自己找个不爱学习的理由安慰罢了,当年有趣好玩的东西太多了,就算历史课教得再有趣,也没街机游戏三国志有趣,生物课再有趣,也没把同桌变成同床有趣。

如果至今还有谁觉得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就能成为明史专家,我这有一套(全9册)免费送。


 
 
 

1、请进入公众号领取,不公开下载链接是因为不想没原则地到处传,尤其是《金瓶梅》的相关书籍;

2、该书籍为PDF格式,注意自己是否有合适的浏览软和硬件;

3、书中部分页面有整理者的广告(不是我干的),都是有生存压力的人,当别人分享免费资料的时候,还是宽容点允许他人带点“私货”吧;

4、该书总共9册,文件比较大,麻烦收到的点击保存,不要以后因为“文件过期”或“换手机”等原因再问我要,因为我发起来也麻烦。我发现反复要同一书籍资料的情况特别普遍,很多人接到资料后点都不会点一下,问我要《金瓶梅》最多的一哥们要了四次,我可以理解您拿到了书没时间看,但下载保存一下有那么难吗?
 
 

赞(1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10 13:11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16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