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为什么明朝降军面对同胞能忍心挥下屠刀?为什么小说故事大多设定在明朝,电视剧的背景总是发生在清朝
本頁主題: 为什么明朝降军面对同胞能忍心挥下屠刀?为什么小说故事大多设定在明朝,电视剧的背景总是发生在清朝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独行不二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517
威望:485 點
金錢:17217 USD
貢獻:493 點
註冊:2011-08-02

为什么明朝降军面对同胞能忍心挥下屠刀?为什么小说故事大多设定在明朝,电视剧的背景总是发生在清朝

因为满洲人花了近百年的事件对入关后的这段历史进行了修改,不光借修四库全书的名义对民间记录进行了大规模销毁,甚至连雍正自己出版的大义觉迷录都被禁绝,因为雍正为了证明自己的即位合法性,不小心多说了几句实话。
所以我们今天就会发现官方记载中,满清入关后的屠杀几乎都是汉人做的,即使扬州十日这种幸存者太多无法湮灭的地方,也会有汉族义军先屠三次的记录。而他们把张献忠屠川的日子写早了,以至于后来无法解释为什么四川被屠光的前提下,清军被四川军民阻挡十年之久。而嘉定三屠也被写成了汉族降将李成栋单独完成,丝毫不提后来李成栋反正时所杀的上级佟养甲,这个人似乎消失在了历史中。


所以这些记录中,汉人降军威猛无比,杀同胞比杀侵略者还狠。信不信不取决于所谓的证据,只在于你的良知。



十郎


清政府合法性有缺陷,编造自然诸多,这也是他们要搞文字狱、禁书的重要原因。

满清得天下过程中杀戮极重,后世我们熟知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细节还是自日本保留藏书所知,如《扬州十日》等。清军入关时仅有30万人,大明约一亿人,极大的差距使得满人当初所执行的就是一系列的种族灭绝政策,更过分的是,为了打消汉人仇视,他们重新解释了当初那一系列的大屠杀。


先上一份记录:


    辽东大屠杀,满清入关前为巩固势力残杀辽东汉人,死者100余万

    济南大屠杀,崇祯年间后金入寇,屠济南,尸积十三余万
    扬州十日,僧人敛尸八十余万
    嘉定三屠,五万余人,自城至郊数里无人,遂插旗城上,曰:“削发令已行”。
    江阴之屠,死者17万两千人,幸存53人。江阴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达80多天之久,打败了清军二三十万的大军,杀死了七万五千多清兵,使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昆山之屠,“破城当天死者四万”
    同安之屠,死亡五万余人,梵天寺僧葬之
    大同之屠,仅存重案犯五人,满清的知府上书说,既无苦主,可赦之矣
    广州之屠,死亡六十余万,存者七人——据黄佛颐

《广州城坊志》

四川之屠,满清御用文人写的《蜀碧》诳称张献忠屠蜀俩千万人,据近代学者考证,死于满清之手者300万-400万,死于饥谨者约四十万,张献忠只是消灭了四万地方团练
潮州之屠,遗骸十余万,揭阳县观音堂僧人焚而葬之
南雄之屠,两万余人
泾县之屠,死者约五万
舟山之屠,第一次屠杀万余人,第二次屠杀死者皆投之海,数目无法统计,腥臭数百里
苏州之屠,苏州投降得早,仅屠半城,约十余万人
嘉兴之屠,死者约十余万人
金华之屠,五万余人
赣州之屠,约四十万
南昌之屠,四十余万
湘潭之屠,五万余人,幸存者百余人
沅江之屠,十余万人
汾州、太谷、泌州    、泽州皆屠尽,计四十余万

为了掩饰这一系列屠杀,他们编造了一些列话术,到现在还有大量清遗在引用。


典型的就是四川之屠造成四川人口大量损失,清人说都是张献忠干得,按清史说法屠了六万万,搞笑嘛,张献忠没了后,川人抗清四十多年,其中还有夔东十三家抗清十八年,如若如你清史所说,哪来的兵源?哪来的后勤给养?谁纳的军粮?


还有就是说,屠杀大多数都是汉人自己干的,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其实都是汉人李成栋

干的,啧啧……不提旗人佟养甲,更不提下令的爱新觉罗·多铎,也不提李成栋因此得到清廷嘉奖,被擢升为江南巡抚。更过分的是还有人在否定《扬州十日记》,他们系统的编造了一系列话术,以期达到否定屠杀真实性的目的。

为了掩饰这一系列屠杀,他们编造了一些列话术,到现在还有大量清遗在引用。

典型的就是四川之屠造成四川人口大量损失,清人说都是张献忠干得,按清史说法屠了六万万,搞笑嘛,张献忠没了后,川人抗清四十多年,其中还有夔东十三家抗清十八年,如若如你清史所说,哪来的兵源?哪来的后勤给养?谁纳的军粮?

还有就是说,屠杀大多数都是汉人自己干的,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其实都是汉人李成栋
干的,啧啧……不提旗人佟养甲,更不提下令的爱新觉罗·多铎,也不提李成栋因此得到清廷嘉奖,被擢升为江南巡抚。更过分的是还有人在否定《扬州十日记》,他们系统的编造了一系列话术,以期达到否定屠杀真实性的目的。


如若日本当初赢了,想必南京、旅顺的事也都是汉人干的吧,甚至根本就没发生,今天互联网上否定南京的事和数字的声音又不是没有。就连本问题都极为有意思,你翻翻问题日志,有个账号曾对这个问题做过如此修改将“满清编造了哪些明朝黑历史?”修改为“ 满清掩盖了哪些明朝黑历史!?”满清杀戮过重,终其一朝清政府都是满汉大防、旗民大防,为了防汉,愚民、禁书、思想禁锢……造成华夏文明退化,在十七世纪西方进入思想解放时期,我们退回到了奴隶制,并错过了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关键期,致使中国迎来百年耻辱,哎……本是无比痛心需要反思的历史,如今被美化成清宫剧里的风花雪月,明君盛世。



千寻百度


为什么小说故事大多设定在明朝,电视剧的背景总是发生在清朝?

因为小说是一种更“大众”、“草根”的体裁,而电视剧需要更多的圈子积累、人脉网络、资本运作。

小说创作,虽然说如果有人脉、资本也有助力,但理论上一篇好小说,作者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以作者可以更大程度上地写自己之想写、写读者之想看。

小说中可以选择最普遍、最大众的群体认同——民族认同,来吸引有着相同认同的读者,而不用顾忌投资方的要求、圈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的目光、或者官方政治正确的大旗。

中国的读者中,最多的人是什么人?——汉人。

他们在阅读历史小说

时,普遍持有什么样的情绪?——汉族的民族情绪。

他们的民族情绪体现在哪些方面上?——对历史上本民族被屠杀、被奴役的遭遇的同情;对文明被野蛮毁灭的悲愤和不甘;对自己不能生在那个时代,自己不能回去改变历史轨迹的遗憾。

网络小说

要怎么利用这种情绪?——让主角代替他们穿越回去,阻止祖先被屠杀、被奴役的厄运,让主角带领同胞走向崭新的未来。让读者在这种代入中过瘾,过足瘾。

那么话说回来,哪两个朝代是亡于蛮族,让读者最有想去力挽狂澜的冲动?——宋朝、明朝。

换到电视剧,一切就不一样了。

你拍电视剧,你得找演员吧,得找投资人吧,得找剧组吧?你得有人脉,得有圈子吧?你得低头不见抬头见地跟他们谈合作,一起干活直到项目完工吧?

中国的文化娱乐界,哪族人(相对于其人口比例)不同寻常地多?——

他们为什么这么多?——他们凭借前清两百年吸食汉人的民脂民膏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借助本朝定都北京带来的契机,大量进入ZF相关部门。

他们喜欢哪个朝代?——清朝。

他们三五成群,占据各个位置,你想拍个明末抗清电视剧,在剧里不谈民族团结而是大喊“杀鞑子”,这可能吗?——不太现实。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多说两句。

我一直说,民族主义源自本能和现实,是先于理论的,这从人们对文艺作品的欣赏倾向就可见一斑。

何解?历史穿越小说中,最火的一类小说——明末穿越

里,主角都是这样的:消灭建奴、终结明朝、建立新世界。

如果说小说主角的行为方式往往代表着大多数读者的潜意识的话,这个现象,正说明了人们本来就明白民族主义,也明白“历史记忆的传承”。不然,他们为何不愿穿越成“八旗健儿”,去开怀地参与那一场场对汉人的大屠杀?为何不帮助大清扩地千里,星辰大海?

在现实中唱唱民族团结的高调还行,到了虚拟世界里,没有了种种政治正确的包袱,人们骨子里的民族主义就显露了出来。在历史长河

中,你只能选择一种历史记忆;如果你一边对“我大清”的丰功伟绩深感自豪,一边对明末汉人的悲壮抵抗和悲惨遭遇抱有同情,那么你显然精分了。

从另一个角度,人们也本能地知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不同的。主角们身为“明国人”,但却并不“爱国”,而是知道在赶跑了满人入侵者以后,同胞们值得更好的国和更好的未来。国家是民族的工具,为了民族的利益和自己的野心,他们往往会选择取而代之,建立新的国家。

在网文穿越界流行的另一句话也可以成为此事的注解——“穿清不造反,菊花通电钻”。既然身为“清国人”,为什么不“爱大清”呢?为什么不贯彻“爱国主义”呢?为什么“反清”才是那时候的政治正确呢?人们其实早就知道答案。

还是那句话,在现实中,在()下,有很多被蒙蔽、被扭曲、被墙奸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没了枷锁的“虚拟世界”中都会浮出水面,成为一面倒影,映照出人们的内心。


这才是他们本能的选择。

吴樾
人心思汉



赞(13)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1-27 09:4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26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