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原创]傻逼、贱人贼多!进入职场才发现,人想做点事是真难!
本頁主題: [原创]傻逼、贱人贼多!进入职场才发现,人想做点事是真难!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一代文嚎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8526
威望:2633 點
金錢:20003982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6-06-28

[原创]傻逼、贱人贼多!进入职场才发现,人想做点事是真难!

 

在《水浒传》的第110回,梁山军团受命征讨方腊。

在宋江和卢俊义看来,这又是一次让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机会,因此两个“在马上欢喜,并马而行”,来到街市,看到了一个玩“胡敲”的汉子。

宋江没有见过这种用手牵动就会响的胡敲,于是心中有感作诗一首:

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

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谩徒劳。

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

宋江对卢俊义说:“这胡敲正比着我和你,空有冲天的本事,无人提挈,何能振响!”

卢俊义说:“兄长何故发此言?据我等胸中学识,不在古今名将之下。如无本事,枉自有人提挈,亦作何用?”

宋江道:“贤弟差矣!我等若非宿太尉一力保奏,如何能够天子重用,为人不可忘本!”卢俊义自觉失言,不敢回话。

宋江和卢俊义这段对话在职场上很有代表性。

卢俊义的观点很符合一句俗语——是金子总会发光。

当前也有很多成功学鸡汤持卢俊义的观点:你自己不行,谁提携你都没用!

可真当进入职场后才发现,宋江那毫无威风的软蛋话才是更多无奈的现实。

在现实的职场上,就算你有足够的能力胜任一份工作,但各种人际掣肘会让你感受到什么叫举轻若重。

就拿宋江坚持的招安来说,一群强盗归顺了朝廷,就仅仅是这个动作,对朝廷和当地百姓都是件大好事,更不用说远征辽国了。

可这样一件好事却前前后后折腾了四次,兵马钱粮耗尽无数。

宿太尉是促成招安的关键人物,这是他的职责,可梁山送的金银财宝他也没少拿。

就算成功实现了招安又怎样呢?

在陈桥驿犒赏梁山将士的时候,居然有人敢把皇帝御赐的酒肉克扣一半甚至以上。

不止如此,这人还辱骂前来理论的梁山军校:“你这大胆,剐不尽、杀不绝的贼!梁山泊反性,尚不改!”

手起刀落,这位军校便解决了这个贪赃枉法之徒。

宋江和吴用的第一反应是此事会被那帮奸臣利用,于是赶紧派戴宗、燕青悄悄进城,求宿太尉先向皇帝解释事情原委。

至于那个“不够格局”的梁山军校,只能以死谢罪。宋江大哭。

电视剧里有这段情节,看得人直冒火。你有多冒火,现实中就该有多憋火。


 

你是不是觉得想做点事的宋江很窝囊?难道工作中的你不也是?

类似的案例还有王熙凤,她最为典型,因为有前后对比。

王熙凤是何等的聪明,在秦可卿的丧葬上,谈笑间杀伐决断,出尽了风头。

可到了后期贾母的葬礼上,王熙凤还是那个王熙凤,但却没人撑腰了。

这时候才发现,找茬掣肘的人居然那么多,贾府头号人物的葬礼居然被个绝顶聪明的人办了个草草了事。

《西游记》咱就不说了,这本来就是个不看能力看态度的折腾故事。

在四大名著里,最委屈的打工人当属《三国演义》的魏延。

魏延后期的直属领导是诸葛亮,可谓倒了八辈子的霉。

诸葛亮初见魏延时就要砍了他,理由居然是“天生反骨”。

魏延是刘备的忠实迷弟,为了追随刘备,此时的他刚刚救了黄忠,并献出长沙城。

刘备集团此时也刚刚走上崛起之路,正是用人之际。

这么一个功劳大大的人,诸葛亮居然第一面就要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人给砍了,就是曹操也干不出这样的事来啊。

好在关键时刻刘备有主见,刘备不仅亲自求情放过魏延,还十分器重于他。

即便是《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也毫不避讳魏延深受刘备的器重,在《三国志》中,有一则材料完美地佐证了魏延深受重用: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汉中对于刘备而言是何等重要,却没有派张飞而派魏延镇守。

这件事情固然显示了刘备的识人之明,但更多的展现了刘备对魏延的器重与信任。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魏延也确实屡立战功且频频升迁。

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成了他的直属领导……

不得不说,诸葛亮因为莫名其妙的偏见没有用好这个人才。

历史没有如果,我们不讨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没可能成为邓艾的“阴平小路奇袭”。

可就魏延“造反”一事而言,诸葛亮的这双小鞋实在是匪夷所思得很。


 

如果你是魏延,这工作还怎么干下去呢?

你的直属领导不仅到处嚷嚷说你这人忠诚度不够,还在实际工作中给你施压和束缚。

如果你因此而离职,他就会说:“怎样?我就说这人没有忠诚度,果然!”

如果你不离职,那就憋屈着干下去。

好不容易等到这个领导要走了,结果人家临走还设了一计把你干掉。

这就是诸葛亮干的事。

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到底有没有造反呢?

这要看怎么定义“造反”。

魏延不服诸葛亮,更是与诸葛亮指定的继任者——杨仪水火不容。

如果说魏延造反,也只是造诸葛亮个人的反,但却没有证据显示魏延要反叛蜀汉。

诸葛亮死后,魏延一怒之下烧毁栈道,抢先南归。他与杨仪各自上表互相攻击。假使魏延真要“造反”,他又何必上表多此一举呢?因此,魏延是否“造反”值得商榷。

颇为讽刺的是,平息“魏延事件”,且被诸葛亮托付遗命的杨仪确实存有叛变的念头。

《三国志》记载:“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三国演义》描写:“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

由此得知得知,不论是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中,对于杨仪的记载大同小异。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蜀汉后期人才凋零的真实写照,加上魏延在内斗中身亡,对本身军事力量薄弱的蜀汉来说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从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正如学者吕思勉所说:“亮死后,蒋琬、费祎才力皆不足以图中原,使延犹在,当不至此, 其才究可惜也。”

历史的经验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经验,估计魏延搞不懂,诸葛亮为什么如此执着地认定自己的“反骨”,就像职场中的我们也搞不懂自己得罪了谁,明明就是一腔热忱想干好事,怎么算都是为集体好,咋就这么多小鞋子、大帽子、明枪暗箭,甚至是为了阻挠而阻挠呢?

这期分享梁大师的经典——《人世间》,感受下上一代人的不易和顽强


 

1、请进入公众号内领取,不公开下载链接是因为不想没原则地到处传,尤其是《金瓶梅》的相关书籍,本号将长期且只分享合法电子书籍,请勿索要其他任何

2、本人也要工作糊口,平时很忙,无法做到“秒回”,玻璃心请绕行;

3、请不要问我其他还有什么书,甚至要我给出书单供你挑选,更不要点名问我索要本次分享以外的书籍,同样的原因,我也要忙于生存,一旦给了大家“公共图书馆”的错觉,我会疲于应付,我写到什么话题就对应分享什么书,你看到了我分享什么书,然后直接向我报书名就好;

4、书籍为PDF格式,我不会转格式,也没有其他格式的提供,请注意自己是否有合适的浏览软、硬件;

5、收到后请点击保存,不要反复要。

 
 

赞(1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10 11:1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6-12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