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折尽梅花]纳吉驱邪神威猛,历代石狮子的造型变化[33P]
本頁主題: [折尽梅花]纳吉驱邪神威猛,历代石狮子的造型变化[33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折尽梅花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6273
威望:2921 點
金錢:23707 USD
貢獻:212021 點
註冊:2021-05-14

[折尽梅花]纳吉驱邪神威猛,历代石狮子的造型变化[33P]


石狮子人人都见过,
在古代,一些高门大户人家的门口经常立着两个威武的石狮子,
样子十分高大威武。

那么石狮子究竟什么时候出现的?
又有着什么作用呢?

 
唐陵狮子老照片


石狮子有着什么作用呢?

狮子颇受帝王喜爱,被认为是祥瑞之兽,
有辟邪的作用,石狮子的地位也随之升高,
在古代除了皇帝,也只有王公贵族和七品以上官员门口
才允许设石狮子,用来镇宅,
而普通百姓为了获得狮子所带来的“祥瑞”,
节庆时候便兴起了舞狮,且这一项传统至今仍然存在。

为了彰显主人家的地位,各家各府使用的狮子也是有等级的,
这个等级的体现,就在狮子的发型上。

据史料记载:石狮子头上这些一个个的“疙瘩”是有严格规定的:
古代一品官的衙府门前的石狮子头上有十三个疙瘩,叫十三太保;
从一品官往下,低一级就少一个疙瘩,
二品十二个发髻,三品十一个发髻,四品十个发髻,
五、六品都是九个发髻,
七品以下的官员府邸门前就不许摆放守门的狮子了。

皇宫门口的石狮子,头上的“卷发”是最多,有45个,
这自然是象征着皇帝“九五之尊”不可动摇的地位。

 
东汉 四川雅安石狮

汉晋时期狮子

汉代狮子造型为虎头狮身,昂首阔步,庄严威武,
矫健刚劲,敦厚沉实,有强烈的感染力。

从侧面看脊柱动态呈S线,狮子显得矫健而充满跃动之势;
装饰手法多样,以圆雕、浮雕及线、面、体相结合的手法雕凿鬣毛、
颌须及身躯上的卷云纹、火焰纹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狮子造型多为仰首,作迈步前进状。
形体硕大,体态凝重,气势恢宏。
风格圆浑俊美,形态豪放飞动,装饰华美。

 
汉代石狮子 - 四川雅安高颐墓

 
北魏石狮子 - 河南龙门石窟宾阳洞

 
晋朝青釉狮


唐代狮子

唐代的狮子造型逐渐定型化。
狮子石雕多呈蹲坐式,外形呈三角形构图。
狮子形象鲜明而强烈,体魄雄伟,气势非凡,
寓写实于装饰,有很强的建筑感、重量感。

唐代石狮子作为石狮雕刻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石狮雕刻影响深远。

 
唐代邢窑白釉点彩子母狮塑像

 
唐代三彩加蓝狮形烛台

 
唐代石狮子 - 龙门石窟万佛洞 右侧招手狮


 
唐代石狮

 
唐代石狮

 
唐代石狮 - 上海博物馆馆藏


宋元金辽时期狮子

宋代狮子最显著的特点是从陵墓狮子向生活化和装饰化发展。
这一时期除帝王陵墓之外,
石窟、寺观、祠庙、住宅、园林中也出现很多石狮雕刻。

宋、元时期石狮较之唐代狮子,
造型趋于写实,雕工精细,
线条流畅,技艺纯熟,装饰意趣更加浓厚。

 
宋代耀州窑青釉狮子灯盘

 
宋代黑釉瓷狮

 
宋代狮子 - 河南巩县宋陵石狮子


 
北宋吉州窑绿釉狮盖香熏 - 安徽省博物馆馆藏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辽代石狮子门枕

 
元代狮形压石 - 观复博物馆馆藏

 
元代铜狮子镇 - 观复博物馆馆藏

 
元青花八棱狮球纹玉壶春瓶/河北省博物馆馆藏


明清狮子

明清时期的狮子的特点是:
明清狮子的构思精巧,刻画细腻,动感较强,
形态多变,装饰华丽而繁琐;
传统狮子形象上升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
在民间文化中,狮子几乎成为祥禽瑞兽的代名词。

狮子艺术从神殿走入普通百姓生活,
为各民族大众所喜闻乐见。

太狮少狮、狮子滚绣球、狮童进门、回回耍狮子等
具有象征寓意题材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的民间美术品类中;
民间建筑装饰中,门狮、门枕石、柱柮以及桥梁、
栏杆、屋顶、影壁上无处不见狮子的形象;
还有流行于大江南北的狮子舞,儿童的狮头帽、狮头鞋等等。

 
北京故宫博物院 – 乾清门前狮子

明代是中国狮子艺术在晚期的一个发展高峰。
从现存作品来看,明代虽力图恢复唐宋时期的那种雄迈作风,
但传统的狮子造型终究抵不住世俗化和商品化的潮流。
狮子造型从此渐渐趋于程式化。
明代狮子的塑造非常广泛,
不仅在一些纪念性建筑如帝王陵墓、宫殿前,
甚至在一般的住宅门前都可以看到好多狮子。

明代帝王陵狮子追求唐宋的雄风,但与唐宋相距甚远。

 
乾清宫门前铜鎏金狮子放大图

 
明代铜蹲狮形砚滴

 
明代彭城窑白釉赭彩狮

清代的狮子造型,程式化特征更强,
墓道守卫狮、守门狮,
都是雌雄成对的,雌狮都伴有小狮。

雕刻手法也达到成熟的程式化的阶段,
卷毛、铃铛雕饰细腻而丰富,
眼、口、鼻、尾的细部刻画精微不苟。

 
承德避暑山庄-城楼前的石狮子

 
北京恭王府石狮

 
清康熙孔雀绿釉加紫狮子

 
清代珊瑚雕狮子

 
清代掐丝珐琅狮子香熏

中国狮子雕刻造型更多地来源古代艺术家的想象,
这种想象又明显制约于不同时代的民族自信心和审美倾向。

秦朝统一中国之后的两汉时期,
经济、文化等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尽管狮子雕塑还处于起步阶段,
仍然显示出矫健质朴的艺术风格。

唐朝时期,中国的国力强大,
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前,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
历朝历代罕有其比。

狮子的造型当然不止以上描述的几种,
每一种类型都毫无例外地张扬着一种轩昂、雄强、博大、雍容的精神气度。

 




赞(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15 15:5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0(s) x3, 06-11 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