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而史思明又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
本頁主題: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而史思明又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独行不二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517
威望:485 點
金錢:17217 USD
貢獻:493 點
註冊:2011-08-02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而史思明又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

安禄山、史思明的相关境遇,在那个时代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遇到这种事,一点也不奇怪,如果没有遇到,才实在有点太奇怪了。

对此,不用看一片混乱、骨肉相残近于疯狂的两晋南北朝,看看大唐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了。

唐高祖李渊时代,太子、亲王(太子建成、秦王世民)并重,于是太子、亲王跟仇敌一样,最后亲王火并太子、逼李渊退位了。

唐太宗李世民时代,太子、亲王(太子承乾、魏王李泰)并重,于是太子、亲王跟仇敌一样,最后毫无安全感的太子,一心要火并李世民抢班夺权,于是被李世民废了。

唐高宗时代太子、亲王势力比较弱,所以这种手足相残的事,暂时没有发生;问题是,它的后果更惊人,那就是唐高宗死后,李氏皇让屠夫一样的武则天差点杀光了,而且大唐也因此差点灭亡。

唐玄宗时代,太子李瑛
率领全副武装的军队冲皇宫;于是被唐玄宗杀了。这是前半章。后半章呢?太子李亨

趁火打劫,提前上位了。

唐肃宗
时代,太子一度计划火并唐肃宗最亲近的大太监李辅国、还有张皇后;结果被李被泌劝住了。当然了,这也只是前半章;后来太子上位,杀掉了肃宗的皇后、又杀掉了自己竞争皇位继承权的越王李係。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时代背景,自然就容易理解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朝义杀史思明了。

当然了,更容易理解史思明杀安庆绪了。

在豪门大佬、军方大佬林立的时代,一个人爬上皇位,通常就是与魔鬼在作交易。

因为在当时背景下,你爬上皇位,父子猜忌、手足相残,那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一个弄不好,全家被乱臣贼子架着高大上的名义砍光,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事。

为什么在豪门大佬、军方大佬林立的时代,一个人爬上皇位,承受的代价、风险会如此之大呢?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是有机会挑战他权力的大佬实在太多了。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不培养太子,太子上位后,就会领着全家上刑场;皇帝培养太子,太子就会想着抢班夺权。

在这种困境中,皇帝就只能设置一个更危险的防护措施,那就是让太子、亲王互相牵制。

但是不论怎么折腾,一个弄不好,依然会让乱臣贼子架着高大上的名义抢他们家的皇位。

其实,皇权类似的困境,直到赵匡胤时代才算终结。

赵匡胤为什么能终结皇权的这种困境呢?原因非常简单,随着生产力发展,皇帝终于可以把行政、经济、军事系统不断分割细化,豪门大佬、军方大佬不再普遍存在了。

从此以后,行政、经济、军事系统的长官都变成了打工仔(什么四世三公、血统、门第、藩镇都成了历史名词)。

在这种背景下,军政长官挑战皇权的能力越来越弱了,而在这种背景下,皇帝自然不用通过重用诸王、外戚的方式巩固皇权了。于是,皇族内讧、外戚专权、藩镇之乱的事,不再是普遍上演剧目了!


泪痕春雨


赞(1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30 21:4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21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