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上海“洗房”事件曝光,让我细思极恐:人的心机可以深到什么程度[5P]
本頁主題: 上海“洗房”事件曝光,让我细思极恐:人的心机可以深到什么程度[5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网络天才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7195
威望:36696 點
金錢:1413 USD
貢獻:199999 點
註冊:2007-12-13

上海“洗房”事件曝光,让我细思极恐:人的心机可以深到什么程度[5P]



最近学到了个新名词“洗房”,背后的故事看得人细思极恐。
有人在网上晒出了这样一件事:
 
她小姨有位同事江阿姨,给儿子很早就买好了二居室的房子。
后来,儿子找了外地某省的沪漂女孩,婚前看着特别通情达理,婚后没多久却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要置换婚房,重新买房,并且必须加上女孩的名字,否则以不生小孩为要挟。
江阿姨为了小两口能过好,就答应了女孩的要求,卖掉婚房,买好了三居室的新房。
几年后,女孩要求离婚,财产分走了一半,“洗房”成功。
而江阿姨则以泪洗面,逢人就诉苦。
也就是说,所谓的“洗房”,就是指两人结婚后,某一方把对方婚前已买的房子,用一定的手段变成婚后共同财产。
结婚前,某一方有一套在供或者无贷款的房子,此时还是婚前财产。
结婚后,另一方会提出要把这套房子卖了,重新买一套共同名字的房子。
理由一般是,孩子大了要换学区房,地段不好,没电梯,出行不方便,房子太小了不够住等等。
这样,就彻底把婚前有房的一方的财产,变成婚后的共同财产了。
如果夫妻感情好那还没什么,如果一方早已是蓄谋已久,奔着离婚去的,那婚前有房的那方只能承受巨大的损失。
 
02
之前,有人在知乎上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
“男方家想用我首套房名额,全款买房写我名,我该注意什么吗?”
 
单看这个描述,很多人也许会觉得题主是在凡尔赛,还有这种好事?
但仔细一琢磨,你会发现这件事没表面上那么简单,可以说处处都是坑。
题主和对象还没领证见父母,但已经在计划之中了。
对象和他父亲打算全款买套房做婚房用,打算写女方的名字,占用她的首套房资格。
之后,对象打算最大额度抵押贷款出来买第二套,估计至少400万,没说写谁名,第一套自住,第二套出租。
买完后装修资金不够,可能会用女方的名义进行装修贷款,加起来也要小几十万。
女孩虽然得到名下一套房,但也背上了几百万的贷款。
这件事的本质,其实用两句话就可以概括:
用你名字买的房,不一定是你的房;但用你名字借的贷,一定是你的贷!
男方出资500万,就算写的是女方名字,但仍可以通过转账记录证明实际他才是出资人。
假如买房抵押+装修贷款之后,男方反悔,可以立刻起诉追回买房款,外加得到80%的贷款资金。相当于男方得到180%的原始资金。
而女方则必须背上这样的债务:第一套房的500万+80%的抵押贷款+20%的装修贷+贷款利息......
可怕吧?一段婚姻,还没开始就已经掺杂了勾心斗角的算计,人的心机居然可以深到这种地步。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里说:
“爱情里面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正的感情。”
婚姻变成了一场较劲,双方绞尽脑汁都想多捞点好处,不让自己吃亏,不累吗?
 
03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喜欢钻空子、耍手段、玩套路、动歪脑筋、走捷径。
但从博弈论的视角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短视、肤浅的。
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人具有追求长期利益的理性,从而能约束自己的短视行为;
相反,如果你每次都只顾眼前利益,想方设法算计他人,最终只会把路越走越窄。
你机关算计,自以为占了便宜,但最后只会让人对你敬而远之,没人再肯与你合作、交往,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后路。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要给别人利益,找到共赢的方法。看似吃亏,实则路越走越宽。
《穷查理宝典》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查理·芒格要收购一个合伙人的股份。
他让那个合伙人出价,合伙人出13万美金。
芒格仔细调查之后,说不行,应该是23万才对。他就真的多付给人家10万美金。
那个合伙人很不理解,芒格就对他说:“我是对的,你很聪明,迟早你将会明白我是对的。”
还有一次,芒格在收购一家企业的时候,有两位老太太持有该企业发行的债券。
本来他很容易以远远低于面值的价格收购这些债券,但芒格却按照面值给了她们钱。
一位商业大佬说过这样的话:“让对方多拿点,双方的合作才能长远。都想占便宜,是没有双赢的可能的。”
只有真心待人,才会收获真心;唯有厚道做事,才能收获长远。
04
另一方面,活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要用更高级的思维模型武装自己,增强自我抵御和保护能力。
面对他人设下的陷阱,我们需要拥有看透本质、识别破解的素养。
就像上海“洗房”事件,以及“男方家想用我首套房名额,全款买房写我名”事件。
如果当事人深谙法律思维模型、经济学思维模型,也许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踏入陷阱之中了。
《穷查理宝典》中就提到,查理·芒格本人大概拥有100种多元思维模型,使他具有看清生活本质和目标的非凡洞察力。
比如数学的复利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
还有工程学、历史学、物理学、统计学、经济学......
 
如果我们试图理解一样看似独立存在的东西,我们将会发现,它和宇宙间的其他一切都有联系。
当你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思维模型,你就能弄清楚,每个事件中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拥有看透本质的能力。
人这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愿我们,都能拥有未雨绸缪、转危为安的填坑力。
共勉。



赞(209)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27 21:23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5-30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