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古有“民不与官斗”,今有“一投诉就认怂”?
本頁主題: 古有“民不与官斗”,今有“一投诉就认怂”?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慕然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635
威望:172 點
金錢:1383213 USD
貢獻:33333 點
註冊:2011-06-06

古有“民不与官斗”,今有“一投诉就认怂”?

 

2022年09月02日

从事律师工作,特别是从事行政法业务,总有当事人对民告官心有余悸,认为自古民不与官斗,告状一次赢,以后次次输。

这当然有时也是事实,特别是我们这个公权力有时还非常强大,但毕竟现在是法治社会,已经不是一手遮天的年代了。

据央视披露,在广东,国务院大督查组发现,当地处置城市渣土问题突出,城市没有为日益增多的建筑垃圾、渣土提供充足的处置场地,一些大货车司机频频跨地市违法倒渣土。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执法者也违法,作为执法单位的惠州部分城管执法部门在查处货车司机的违法行为时,也存在违法违规现象。

2022年8月20日,一辆装载渣土的货车从深圳某工地驶入到惠州后被3名穿着综合执法制服的人员,以涉嫌倾倒建筑垃圾为由,强制扣车,现场未开具任何扣押车辆凭证。

在现场,执法人员说,“明天会开一个扣车(条)给你们,现在先停到停车场”。

这明显是违反行政强制法的查封扣押程序规定的,为了节省读者阅读时间,我就不抄录了,需要者可以自行查找。

第二天,被扣押货车的车主来到行政执法队做笔录。执法人员听说车主已经向“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反映了情况,立刻暗示车主,如果撤掉投诉,跨地区倾倒建筑渣土的罚款可以大幅降低,按照本地违法倾倒渣土的价格处罚。

一投诉,竟然待遇完全不同,这说明什么?

谁说民不与官斗?这说明投诉是有用的,也说明执法者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是明知的。

更有意思的是:该车主被扣的货车,标准载重量18方,预计将被罚款18万元左右。而若是执法人员伪造笔录,把货车上拉的渣土定性为惠州“本地土”,则处罚额度最高不会超过3万元。

执法人员说,“我还是那句话提示你们,你的土哪里来的?你们说从哪里来,我们就(认定)从哪里来。”

这等于公然教唆当事人违法了,因为当事人的陈述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据督查组了解到,惠州市正在扣押的485辆车中,违法扣押的有293辆,超期扣押的有270辆,时间最长的已近2年。

这个比例之高让人不敢相信,简单相加,这485辆车中合法扣押的只有22辆,连5%都不到,这哪是执法,分明是知法犯法,违法执法了。

面对大督查,相关政府部门表示将举一反三、全面核查,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全市执法行为。

如果较真起来,这得需要多少国家赔偿款啊?因为人家都是营运车辆啊!

但这么大面积的违法,难道说只有国务院督查组才能发现吗?

说来,前些天,也有个当事人发来与上述情况一样的一宗处罚,我就发现当地的行政处罚存有一些问题,并表示愿意为他维护权益,可惜后来因为他认为政府、城管得罪不起,这事不了了之。

你作为人民律师,总不能挑拨人家打官司吧?再说打官司都有败诉风险,特别是目前许多法院还有站在政府一方的传统思维,于是这个官司就没有后来。

看到这次大督查的通报,我突然想,如果有那么一些受罚车主出来状告当地城管,会不会当地城管的执法行为就规范一些,至少不会这么大面积违法?让市政府、省政府在国管院面前丢脸?让该地在央视出丑?

许多官员总认为打官司告政府的老百姓是刁民,认为有行政官司是老百姓在挑战政府权威,但如果有行政诉讼的畅通渠道,怎么可能有这次被督查组暗访到的这么尴尬?

包括陕北榆林芹菜那事,如果打官司会赢,怎么会有现在这样全国的关注?

还是那个观点,行政诉讼不只是挑拨民告官,更是在促进社会和谐起良性的沟通渠道。




赞(4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02 11:0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8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