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让我们打开《智取生辰纲》来补一补地理课
本頁主題: 让我们打开《智取生辰纲》来补一补地理课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金福瑞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681
威望:1347 點
金錢:20 USD
貢獻:11099 點
註冊:2022-04-23

让我们打开《智取生辰纲》来补一补地理课


小说里有个知名度很广的劫案,名叫《智取生辰纲》,讲述的是青面兽杨志押送生辰纲经过黄泥冈被晁盖等七人用计劫了故事。

这个劫案已经有很多人聊过了,今天以杨志作为由头,聊聊里面一个很好玩儿的地理知识。

杨志刚刚出场的时候,自己介绍说,他是杨令公的孙子,此前因为宋徽宗修建万岁山,派了朝廷的十个武官去太湖边上搬运花石纲去开封,而杨志就是其中之一。“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

稍微细心的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愣一下,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太湖和开封都在黄河以南,杨志带着花石纲从太湖去开封,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经过黄河的。

 
百度地图截屏

所以他说花石纲沉默在黄河里,是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理由,但是在场的林冲、王伦、杜迁、宋万等人都没表示异议,包括开封土著林冲也没意见。

奇不奇怪?接下来还有更奇怪的。

杨志在梁中书这里实现再就业之后,两人商量送生辰纲去开封的路线问题,杨志说:“此去东京,都是旱路。”所以他们才选择了挑夫挑着担子走路去开封。

 
今天的大名、黄河、开封位置

 
北宋末年黄河和周边城市示意图

大名府就在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直就处于黄河边上,从大名府去开封,很明显走水路是最方便的,杨志非要让梁中书走旱路,难道是对水路有什么心理阴影,或者说是另有图谋吗?

其实都不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了的地理知识:黄河改道了。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十五日,开封留守杜充为了防止金国骑兵南下,挖开了滑州的黄河大堤,让黄河向南改道,借道泗水和济水,从此告别渤海、开始从黄海汇入大海。

 
图中手绘粗线即为元明时期黄河干道大致流向

讲一个冷知识,史书上对于杜充这个行动描述得很少,很多人都以为是他擅作主张不顾民生。但是事实上靖康年间第一个提出这个方案的人是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他在面见宋徽宗的时候就提出过要挖开黄河阻止金兵南下。

这段记载出自徽宗亲信曹勋的《北狩闻见录》,当时徽宗跟随金兵快要走到燕京的时候,派曹勋给赵构传一个“便可即真,来救父母”的衣领诏,为了让赵构信任曹勋,就专门叮嘱他说:“康王曾经建议挖开黄河阻止金兵,这事只有我和他知道,你说了这个之后他就会相信你了。”

在此后的几百年里,虽然黄河多次泛滥导致干流河道经常改道,但是所有的改道都集中在山东、江苏为主的黄河故道南面进行,直到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考决堤之后才重新向北由渤海入海。

所以,在不同的时期,黄河的流向是不固定的。

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都是元末明初的人,他们生活的年代,黄河已经南下从黄海入海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开封和太湖之间的确横亘着一条黄河,花石纲北上是要经过黄河的;大名府和开封之间的确没有水路,全是旱路。

赞(4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0-17 10:48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4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