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喻少与我”,炸出了多少“精神奴才” [30P]
本頁主題: “喻少与我”,炸出了多少“精神奴才” [30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中文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1456
威望:12261 點
金錢:264717 USD
貢獻:55555 點
註冊:2007-10-06

“喻少与我”,炸出了多少“精神奴才” [30P]



最近,有这样一位“京圈少爷”火了。
只因一个平平无奇胯下运球的视频,一夜之间受到了全网的吹捧和爱慕。
 
为啥?因为人家的定位是在北京大名鼎鼎的“万柳书院”。
 
顶级高端奢华小区,周边清华北大等名校云集,一套房子均价在一亿左右。
而视频中“不小心”露出的,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也被扒出是齐白石价值4.2亿的真迹。
 
再加上人家在读的还是北京的101中学,学神学霸们的聚集地。
 
一夜之间,这位“少爷”涨粉164万,评论区里,涌现出了大批自称“奴才”的人:
 
“少爷,老奴为上次不小心把你划走了而道歉。”
 
“少爷是不是把老奴落在广西了?”
“少爷,您看老奴栓哪里比较合适?”
 
“少爷,啥时候来接老奴,老奴等您好久了。”
你以为他们只是在玩梗,但后来事情的发展,渐渐演变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地步:
有人许下了新年愿望:“希望成为喻少的女人”、“想成为喻少的男人”。
 
有人写下了一大段酸不溜丢的感言,反思“普通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还引起了数万人的转发和共鸣。
 
有人给“亲爱的喻少”写了一封长长的亲笔信,感受一下字里行间都快溢出来的爱慕之情:
 
“喜欢你的大部分人可能是因为你本人极优秀的条件,可是我认为他们太肤浅了。
只有我了解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并且还时不时幽默地耍个小帅。
少爷本人还浪漫,会欣赏烟花,拜托,在梅西夺冠之后发视频的少爷超帅的。”
 
甚至还用上了足足45个成语来赞美喻少,我寻思着人家从头到尾也没露过脸,你是从哪里知道他“一表人才、风华月貌”的?
这还不是个例,“给喻少写信”甚至成了一种潮流、一种趋势。
 
更超前的,甚至以“喻少”、“万柳书院”为主题,写起了长篇小说。
 
人家随随便便发个烟花、风景的照片都能上热榜。
评论区里一堆蹲点的、想当人家媳妇的:
 
“少爷,我白天蹲了你一天视频,结果你凌晨发,你让老奴怎么办啊。”
 
“少爷是不是忘了你在重庆的小辣媳了。”
是不是有点过于魔幻了?
有钱人只要稍微露出一点钱味,就有无数人扑上来追随,自动脑补人家的千好万好。
一口一个少爷,一口一个老奴,贬低自己,抬高对方。
仅仅通过有钱人发上来的几个小视频,就脑补人家“玉树临风”,臆断人家“充满善意和素养”。
 
这个社会对富裕阶层的无限谄媚,是不是有点过于疯狂了?
02
类似的,前段时间,有钱贵妇向太开始尝试直播带货,也是引得无数人追捧。
 
首播的销售额就超过3亿,但人家的表现全程就是:
“用嫌弃的眼神,卖嫌弃的东西,给嫌弃的人。”
比如,卖五常大米,主播端着一碗米饭给向太让她尝尝,向太直接说:“我吃过了”。
 
卖即食花胶,她拒绝试吃,并说:“因为我不是吃播,所以......”
 
卖即食海参,她自己不试吃就算了,还当场对助理说:“冷的别吃,小心拉肚子”。
 
卖上千元的床上四件套,品牌方让向太摸摸面料,向太象征性地摸了摸,随后眨巴着眼睛,一个字都没说。
 
卖化妆品气垫,工作人员想在她脸上试试,给观众展示,结果她一脸拒绝,只愿意在手上试试。
整场直播下来,向太表现出来的就是,明显对自己在卖的产品既不熟悉,又很嫌弃,还要勉强自己配合助理推销给观众。
与这种傲慢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友们对她的追捧。
直播不敬业?那是因为她身份高贵,卖的东西太便宜才这样的:
 
“向太,建议你推荐一些符合你身份的产品,我们小老百姓看看就好。”
不试吃也不配合?那是因为向太更实诚,不会撒谎:
 
“比起那些自会忽悠的主播,向太更实诚不少。”
更有无数人直接在评论区表白:
 
“向太你好,我想去你家当保姆哈哈。”
“贵账号是我接触上流社会的唯一方式。”
有句话说得好:“钱会流向不缺钱的人,关注和崇拜也是。”
有钱成了一种美德,让一个人身上的其他缺点,都可以被忽视、被美化。
03
与之相对应的,贫穷则成了一种遭人唾弃、被人嗤之以鼻的特质。
最近就有这样一段聊天记录截图流传于网络。
 
泉州石狮,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公然羞辱学生家长,因为学生成绩不好,户籍还不是本地的。
家长不理解地发问:“孩子调皮,如果是本地的就没事,外地的就要转回老家,是这样吗?”
 
班主任勃然大怒,大肆辱骂学生家长,还问她:
“你有素质怎么还在当工人?”
 
“你本来就是一个乡下人,你这样的态度做梦都不会是一个高尚的人。”
“我很忙,陪你聊这么久是你的荣幸。”
天津某中学,更是有位教师冲着学生咆哮:
“我以往带的每届学生,人家家长不是高官就是富商。
这届学生都是平民百姓,干嘛的都有,不懂事,没有家教。”
 
“你妈妈挣多少钱啊?别怪我瞧不起你,某同学妈妈一年挣的比你妈妈50年挣的都多!
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它能一样吗?”
安徽马鞍山,一位外卖小哥,因为无法送餐进校,被学生发短信辱骂“底层猪”。
 
而另一位外卖小哥,仅仅因为坐网约车选择拼车,就被另一位拼车的女生嫌弃。
 
女生拒绝上车,司机劝她:“坐车大家都是平等的,没什么高低贵贱。”
 
女生直接反问:“什么意思,我和他一样?”
 
对富人可以把滤镜开到最大,却对普通人和弱势群体极为苛刻。
这样的风向和趋势,实在是令人心塞至极。
04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晕轮效应”,指的是:
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和判断,都是从局部出发,进而扩散得出整体印象。
就像月亮被光环笼罩时所产生的模糊不清的晕轮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就像万柳书院的“喻少”,以及直播带货的向太,仅仅因为有钱,所以在普通人眼里就自带光环。
无数人脑补出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心甘情愿地想要当他们的“老奴”、“保姆”。
而那些家境不富裕、为了生存而挣扎的人,就会被老师们嫌弃,认为他们的小孩都是没有教养、没有素质。
就连拼个车都拼出了优越感,生怕自己身上沾染了“穷气”。
这种受主观偏见所支配的绝对化倾向,只能暴露出一个人的盲目和不成熟。
最好的态度,其实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既不嫌贫爱富、又不妄自菲薄。
很喜欢亦舒的一段话:“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
只有我才会帮自己度过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与其成天在网上窥探有钱人的生活,自愿充当有钱人的“精神奴才”,不如在现实生活中,披荆斩棘,充当自己的英雄。



赞(7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2-20 22:0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5 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