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钱兔影视]  第98期  被禁90年后,真相太震撼了!国产骄傲,仅此一部…
本頁主題: [钱兔影视]  第98期  被禁90年后,真相太震撼了!国产骄傲,仅此一部…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钱兔似锦


級別:天使 ( 14 )
發帖:1733
威望:2326 點
金錢:80366 USD
貢獻:2500000 點
註冊:2023-01-01

[钱兔影视]  第98期  被禁90年后,真相太震撼了!国产骄傲,仅此一部…

美国,新泽西州。 —个叫贝蒂的86岁老太太,来到一家中餐厅。 熟练地用筷子夹起烧麦,点起了酱油… 除了金发碧眼外,一举一动,都像极了中国人。 而这一切,都源于70年前的,一个故事。

 



 

那是颠沛流离的1933年,德国。 贝蒂刚满3岁。 她发现,路上一些小孩,总朝她莫名其妙地吐口水,扔石头… 身边一些小伙伴,前一天还玩得好好的,后一天就人间蒸发再也见不着了… 越来越多的军队,莫名其妙闯进平民的家里,扫荡一空,带着蛮恨的恶意…

 

后来,贝蒂才知道,那是一个叫希特勒的人上台了。 那是一场人类历史上,极其残忍的针对犹太人的灭绝大屠杀计划… 那些路上莫名其妙欺负她的小孩,是童子军。

 



 

怎么办? 逃。 无数难民,逃向美国,英国,加拿大,祈求庇护… 在当时,大家都认为,能去到美国,简直像中了头彩,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 再次一点是巴西,斯堪地纳维亚半岛…

 

但德国50万犹太人,奥地利20万犹太人,早就远远超过了签证配额… 没有国家愿意收留更多难民。

 

只有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方,表示愿意收留难民: 中国,上海。 当时的上海,已经爆发全面抗战。 当犹太人在遭受德国法西斯掠夺的时候,中国人正在遭受日本法西斯的掠夺…

 

当年的淞沪会战,死伤之惨重,是世界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 去上海,在当时可以说是个最差的选择。 但不去,就是死。

 

哪怕是去上海的船票,也非常紧张。 一张船票500马克,还要贿赂船员才得到。 发国难财的人明知他们很可能不再回来,还是强迫他们买双程票。 由于价格太贵,不少人送孩子去坐儿童船,父母去亚洲,孩子去欧洲,骨肉分离… 据统计,当时10000多人乘坐儿童船,最后和父母见面的,不到1000人,从此生死两茫芒...

 



 



 

幸好,贝蒂一家还算幸运,变卖了所有的家当,一家人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轮船。 但当他们走下轮船,幼小的贝蒂看到了惨绝人寰的一幕: 一位拉黄包车的瘦弱车夫,因为拉得慢,被英国人当众打得头破血流,没人敢管… 血淋淋的现实呈现在眼前,这里,不是什么安乐的逃亡地,是另—个残酷战场… 如何生存? 他们又与同样遭受苦难,处在水生火热的中国人,会发生怎么样深刻的联结?

 



 



 

以上这个故事,来自一段真实历史《生命的记忆一一犹太人在上海》,豆瓣8.4。 网友评论:没想到还有这样一段历史,每一个亲历者的叙述是如此的真实,有力,潸然泪下…想起了《六人一一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很多历史事件应该补上中国人的叙事…

 



 

在这个纪录片中,我们能看到,当时的中国,己经是泥潭一片… 深陷全面抗战之中,街上躺满了几百甚至上千具,饿死的婴儿和老人的尸体… 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卡车,因为尸体需要卡车运。 白天黑夜,只要有卡车经过,就知道又有一个地方死人堆成了堆…

 

每个月美犹联合会向上海汇去3万块,但这3万块,杯水车薪。 一餐饭的成本仅有3美分,等于人民币6毛钱。 犹太人拿到的食物,只是土豆和一点肉熬成的汤,外加一点面包。 而这6毛钱,1毛是食物,其余5毛花在了煤炭上,上海能源物资紧张,可见一斑…

 



 



 

不少人身上长虱子,开始感觉恶心,到后面有点庆幸,因为那是难得的蛋白质… 不少人夏天为了有口吃的,当掉了毛衣,但到了冬天,食物匮乏,棉衣也没了,活活冻死…

 



 

但比饥饿更可怕的,是对命运的未知。 1942年,德国盖世太保上校梅辛格从日本来到上海。 “梅辛格计划”不胫而走:德国人来了,要来上海屠杀犹太人! 恐惧蔓延了整个上海,每一个犹太人慌慌不得终日… 但他们没等来梅辛格计划,却等来了:隔都。

 



 

日本人为他犹太难民画出固定居住区,必须有通行证才能出入。 负责签发通行证的,是一个叫合屋的日本人。 时隔多年,85岁的贝蒂看到他时,依然两腿发软,差点摔倒。

 



 

这是一个阴睛不定的活阎王。 个子不高的他,最讨厌长得高的人。 一看到有高个子的人,他就会站到桌子上扇耳光,甚至无故殴打… 他说:我才是你们这些犹太人的王!

 



 

几万人都被划定在了这块小小的区域,这里住着中国最底层的居民,和2万名犹太难民… 卫生条件很差,天花,疟疾,鼠疫,伤寒,流行疾病此起彼伏,更可恨的是,药品被日本人严格控制,根本很难申请到。 不少人送进医院,就永远出不来了…

 

在隔都,听得最多的,就是夜晚的哭声,有人病死,有人自杀… 监禁,控制,集体消灭… 唤起了所有犹太人恐怖的纳粹记忆…

 

在异乡瑟瑟发抖的犹太人,故乡也成为了遥不可及的过去… 不少人的亲戚在欧洲被杀害,一个家族有60-80个人失去了生命,只有2-3个人存活了下来… 贝蒂说起这个,依然满含泪水:过了9岁,我就再也没有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了...

 

当时的日记里,贝蒂写道:我们不再妄想回到柏林,往日宁静的生活,从前的一切,都失去了,生活正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改变着… 战乱,恐惧,生离死别,还能怎么办? 在时代面前,每个人不过是一粒沙子,再搅动风云,都抵不过大浪一翻,散沙一片,什么都不复存在...

 

当年在犹太人口中最快学会的,是那句上海人的口头禅:没有法子。 对于战争,他们没有法子,对于亲人的离开,他们没有法子,对于自己能不能撑过第二天,看到第二天的太阳,没有法子... 当时的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被欺压被侮辱,是中国伤痕累累的近代史。

 

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两个素未谋面的民族,却互相帮助: 犹大人会和中国人一起对付日本人,偷偷设置炸弹,炸死日本人…

 

谁能拿到通行证,不管是犹太人还是中国人,都会帮助对方带点东西,皮带,太阳镜,围巾等,这样就可以在隔都里卖,赚到讨生活的钱…

 

谁家怀孕了生小孩了,邻里之间都会热心帮忙,光是二战期间,在上海出生的犹太人,就有400多名,他们被当时的人们亲切地称为“上海宝贝”...

 



 

弄堂里的中国孩子,没有什么“反犹主义”,没有语言不通的隔阂与歧视… 那是在家乡被吐口水被丢石子的贝蒂,第一次感受到的温暖与友谊...

 

薇拉,一个犹太女孩,和邻居周妹妹年龄相仿。 两个小女孩,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通,但因为一个善意的微笑,走到了一起· 放学后,薇拉的父母为了讨生存,常常要忙到很晚,周妹妹常常带着薇拉,来自己家里,喝一碗赤豆汤,吃点心… 过年时,周先生拉上薇拉一家,来自己家里过年,让异国他乡的他们也感受到家的温暖…

 

他几乎把薇拉当做是自己的第二个女儿,哪怕肤色不同,哪怕没有一点血缘关系… 周先生一家的照顾,是小小的薇拉在流离失所的日子里,感受到的最安心的时刻…

 

当她1949年离开中国后,几度登报寻找周先生,但几十年过去,却始终没有音讯…

 

正当她失落地以为,缘尽于此时… 大西洋彼岸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却发出惊叫:这不是我的父亲吗? 电视上转到一个画面,是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捧着照片,说寻找一个叫周先生的好人…

 

她几乎不敢认出来,这就是当年的“薇拉姐姐”… 当两个当年的小女孩终于联系上,打上第一个跨洋视频时… 两位老人,双目含泪,哽咽不能语… 昔日玩伴,早已变得白发苍苍,但脸上的笑容,却又像当年那样纯真,热烈… 那一碗清甜的赤豆汤,是薇拉在战争中,最美好的回忆…

 



 

那是两个小女孩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下,结下的温暖彼此的友谊… 那是两个人,两家人,在流离失所的颠簸中,给彼此的良善与温暖… 时隔多年,依然闪闪发光,从未暗淡… 她们渴望着,能重新坐到同一张桌子前,再一起喝上一碗,清甜的赤豆汤,再一次一起唱记忆里的童谣... 只可惜,2001年周先生已经去世,要是周先生还活着,看到这一幕,该是有多感慨啊…

 



 

不只是贝蒂,不只是薇拉,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犹太人,感谢这座异域东方城市… 在上海西摩会堂,依然每年会举行犹太人聚会,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那些在艰难时刻帮助过他们的中国人...

 



 

在这个纪录片里,你能看到战争的无情,命运的无常…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声令下,一个炸弹,就能让你珍视的东西,灰飞烟灭…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上海人和犹太人,经历了共同的苦难…

 

但依然有人,在这样艰难的岁月里,依然保持着作为人的朴素、无私与良善,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他人打一把伞… 正如犹太一句著名的谚语所说: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 如果说世界不会被战争被灾难毁灭,那唯一的可能,大抵就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吧…

 



 



赞(2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4-15 08:5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0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