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一个留学生在美国纽约的生活[23P]
本頁主題: 一个留学生在美国纽约的生活[23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花猫钓鱼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464
威望:351 點
金錢:228639 USD
貢獻:368546 點
註冊:2023-02-15

一个留学生在美国纽约的生活[23P]



纽约是涂鸦墙,谁都可以上去写几句,记载一段繁华的往昔。

纽约是秀场,浓缩着梦想、虚荣、坚韧和不顾一切。

纽约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狂欢派对,就像大苹果在时代广场落下的那一刻,人声鼎沸。

不懵懂,枉少年
每个中国人初到纽约都有过狼狈的经历。大部分留学生下了飞机都家头转向,有的被校友会前辈接到自己家出高价睡地板,有的被青年旅社拐去住老鼠满地跑的大通铺,还有的干脆就在机场过夜,第二天再胡子拉碴拖着巨大的行李箱去找房。

和其他留学生相比,我算格外幸运的,因为有个在美国的男朋友,所以下了飞机就被接上了车。我记得当时已是夜里10点多,男朋友开着刚买的二手雷克萨斯,满脸都是拐卖少女成功般的兴奋,一路喋喋不休地给我做培训,恨不得在车里就把电话卡、信用卡、门卡、驾照都给我颁发了。但我却听得头疼,汽车从纽瓦克机场驶向城区,沿途都是新泽西高速公路两侧黑压压的树林。

我突然眼泪就下来了。纽约一点也不好,全都是树! 我在车里赌气嚷嚷着,我要回家!后来演着演着,自己也真的入了戏,越哭越伤心。于是在那一小时的夜路上,如今我只记得后座堆满的行李咣里咣当挡住了后视镜西侧容外漆里的树影元闪烁,还有我自己抽抽啼啼、梨花带雨。

但那是第一次,也几乎是唯一的一次,我因想家而流泪。

纽约不相信眼泪,每天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太多的事情要料理,哪还有时间哭泣。更何况射手座的我,很快就如同脱笼之鹄,在这自由富饶的资本主义繁荣世界撒起了欢。

中国人的美国梦
曼哈顿就像一块千层蛋糕,你和怎样的人玩耍、住哪个区、去什么餐厅、做什么工作,每个细节都决定着你在蛋糕上的位置。没有几个人能爬到蛋糕的奶油部分,但恰恰那一部分,就是传说中的美国梦。

每次在林肯中心听完音乐会,我都会在66街地铁站里再驻足一会儿,听流浪艺人的弹奏。其实纽约流浪艺人的水平都很高,66街地铁站更是纽约流浪艺人的巅峰舞台。旋律在他们滑动的指尖中流转,他们面容闲适,休息时会有路人和他们真诚地探讨技艺。

但这不叫美国梦。我很欣赏他们我行我素的态度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但美国梦是很势利的,只有走进林肯中心殿堂才叫实现美国梦,只有登上《纽约时报》才叫实现美国梦,只有真金白银将身份量化成数字了才叫实现美国梦。

后来回想,追求美国梦的途径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美国梦的基本思路就是:在两难的选择面前,永远选择那个和自己过不去的。

《北京人在纽约》里有句台词说:美国既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是战
场。,在美国奋斗,意味着不断摒弃舒适圈,不断和自己的内心唱反调。

性格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后来我遇到很多在纽约走向职场巅峰的人,无一不在推销着同样的人生观。人有时要给自己一点恐惧和压力,一旦扛过茫然的阶段,就会进入加速期。这句话是奥美集团董事长夏兰泽在2016年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典礼上说的话。

如今回想,在纽约,每个人都曾经遇到无数机遇和选择。这些选择就像心理测试题,只有选择了A才能跳到c,最终的答案没有优劣对错之分,只是殊途同归地将每个人归位在他原本最适合的生活模式中。

初到美国,中国留学生很快就人以群分,站好了队,而他们的选择早已书写了之后的命运。

第一派是学生气息十足的宅男和乖乖女,每天像连体婴一样抱团在一起,一起合租买菜做饭,一起逛街打牌上自习。他们的圈子牢不可破,别人也休想打进去。他们也有微妙的内部政治,但多年后积攒下的是一生的革命友谊。这些人后来大多读了博士,或者进一间大公司拿一份稳定的薪水,谈不上实现美国梦,但怡然自得。

第二派是「我才不和中国人玩」,以女生居多。从抵达美国那一天起,她们的朋友圈里再没有出现过一个黄色面孔,全都是和白人一起开派对的照片。

原本刻板的四线城市姑娘到了美国突然非低胸吊带不穿,朋友圈文字全都变成英文,仿佛她的手机落后得不支持中文输入法一样。这些姑娘很多都一毕业就嫁给了白人,拿到了绿卡,也生了漂亮的混血宝宝。

但往往距离美国梦最远的,恰恰是这些离美国人最近的人。她们终于当上了美国人,却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在结婚生子照顾老公上,除了烹饪和养花,生活中并无太多亮点。然后她们又突然变得非常具有「中国心」了,偶尔见到老同学,总会极其热情地款待,回忆起故乡的点滴,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往昔。

第三派可以总结为「我想赢。他们才不在乎和中国人玩还是和美国人玩这样表面的问题,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和谁玩。他们来美国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从选第一个学分开始就充满目标。参加怎样的社交活动,参加什么类型的实习,给哪些公司投简历,他们心中都有清晰的地图。这类人往往特立独行,神出鬼没,经常逃课,但往往他们最终都能得到不错的工作。多年后他们已经是团队领导,偶尔会感叹,在青春道路上
只顾奔命,错过了风景。

第四派即少年派,激情四射却漫无目的。这些人仿佛都是射手座,精力充沛,天马行空,没什么明确的奋斗目标,索性对这座新鲜城市带来的各种机会和体验来者不拒。每天除了睡觉,绝不在家待着,各种社团活动和长途旅行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几年下来,这类人往往获得了最全面的成长,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在我们初到美国的时候,都曾经是这几个流派中某一派的成员。之后随着生活的波浪将我们推向更深的水域,每个人的境遇千差万别,有的人实现了美国梦,有的人实现了中国梦,有的人实现了自己小富即安的梦。

长大后才发现,这世上的梦有很多种,并非只有美国梦。所有的追逐,最终不过是青葱的记忆与成长。


                                             

赞(239)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5-27 09:43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6-16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