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转帖]谁是最早的精神美国人?极端派清教徒,想了解美国就得先了解他们
本頁主題: [转帖]谁是最早的精神美国人?极端派清教徒,想了解美国就得先了解他们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海油981


級別:俠客 ( 9 )
發帖:710
威望:150 點
金錢:2482 USD
貢獻:270 點
註冊:2019-10-16

[转帖]谁是最早的精神美国人?极端派清教徒,想了解美国就得先了解他们

 

基督教最初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东欧的东正教派,另一个是西欧的天主教派。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天主教在马丁•路德等人主张的宗教改革之下,又分裂出了新教。新教与原来天主教的区别就在于,新教反对天主教会对于圣经解释权的垄断,并且极力抵制天主教会用来敛财的所谓的“赎罪券”。

一、英国的宗教变革

当欧洲的宗教改革风起云涌的发展之时,由于受到海峡的阻隔,在欧洲大陆边缘地带的英国列岛上,天主教在人们的思想领域依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这种情况在英王亨利八世在位之时发生了转机。

亨利八世原本是一个绝对的天主教徒,原因倒不是他对天主教有多么的虔诚,而是他需要利用天主教来增加自己的王权权威。但是到了1525年,渣男亨利八世想要和自己的妻子凯瑟琳离婚。当时的欧洲与古代中国不同,即便是国王,也需要在名义上奉行一夫一妻制。如果想离婚,必须获得罗马教皇的批准。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就向罗马教皇提出了离婚申请,但是却遭到罗马教皇无情的拒绝,因为凯瑟琳家族与罗马教皇交情匪浅。这下亨利八世可生气了,既然你罗马教皇不让我离婚,那我也没必要像大爷一样供着你了。于是亨利八世在法律上宣布英国改为新教国家,直接否决了天主教领袖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


亨利八世死后,在后来两任英国国王执政期间,由于国王本人对宗教的偏好,英国在天主教与新教之间来回摇摆,最后宗教矛盾使得国家政局有些动荡。这时被誉为英国历史上最睿智的君主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女王本身信奉新教,但在她的心中,国家政局稳定远胜过自己的宗教偏好。所以在当时的英国境内,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都得到了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包容和理解。

 

伊丽莎白一世

二、新教分裂者的出现

上文提到,新教徒是反对原来的天主教徒的,现在英国既包容天主教徒,又包容新教徒,这就让一些新教徒心生不满,他们的主张比原有的新教徒更加激烈,甚至产生了要彻底净化基督教的想法。这些想要净化基督教的教徒,则在后来被称为“清教徒”。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清教徒中又分裂出一支极端派,他们想要独立出英国教会,然后按照自己的信仰建立一个全新的家园。

 
清教徒在传教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英国的王位由詹姆士一世继承,这位仁兄可没有伊丽莎白一世的睿智与心胸。当时的英国国王同时担任英国的宗教领袖,所以詹姆士一世下令逮捕那些主张独立分裂的极端派清教徒。即便在国王的重拳打击之下,这些极端派清教徒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他们在经过长时间的慎重思考之后,毅然下定决心准备移民海外,并想以此来保持自己信仰的独立性。

当时的荷兰商业贸易获得长足发展,所以在宗教思想的管制上也比较开放自由,这些极端派清教徒便想迁往荷兰谋生。事情一开始发展得也非常顺利,大批极端派清教徒成功迁往荷兰,他们这些人有的在荷兰经商,有的在工厂上班,年纪小的则在荷兰的大学里学习知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极端派清教徒移民者的下一代,逐渐在生活习俗上荷兰化。这是极端派清教徒移民者所无法接受的,因为他们从英国逃出来就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独立。而且从当时的国际环境而言,英国国力不断增强,荷兰也不太敢再冒着得罪英国的风险收留这些人。这些极端派清教徒移民者,到底该何去何从,又是现在必须面临的问题。

三、迁往美洲生活

当时的英国已经在美洲大陆开辟了大量的殖民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弗吉尼亚殖民地,这里已经得到了充足的开发,非常适宜当时的英国移民者居住。对于当时的极端派清教徒而言,移民美洲是一个好的选择。他们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决定移民美洲,但他们却拒绝了移民到最适合英国人居住的弗吉尼亚。因为在这里英国的管制太过严苛,如果移民至此,恐怕还是无法保持自己宗教上的独立性。
 
弗吉利亚的学校

选来选去,这些极端派清教徒最终将目的地选在了弗吉尼亚北面的一块土地,他们满怀期待地将这块土地称为“新英格兰”。在经过一番充足的准备之后,最终有100多名极端派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帆船前往新英格兰。但他们在海上遭遇了风浪,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漂泊之后,这100多人成功抵达了北美洲,只不过他们没有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新英格兰,而是到了比新英格兰更靠北的地方。后来他们登陆的这片土地被称作马萨诸塞州。

 

四、如何生存
极端派清教徒们知道,要想在这片新的大陆上生存,首先就要确定生存的秩序。所以从五月花号上下来的所有成年男子,在商议和讨论过后签署了一份名叫《五月花号公约》的文件。这份文件确定了他们实行自治制度,并且实行人人平等的原则。很快冬天来临了,他们首先面临粮食给养的不足,还要面临瘟疫的蔓延。一个寒冬过去之后,有将近一小半的人死于这个冬天,绝大部分是死于瘟疫。《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成功,使到达北美洲的100多极端派清教徒,即便在困境下也没有发生互相残杀的人祸。

寒冬最终还是熬过去了,冬天过后,这些极端派清教徒与印第安人相遇了。但让人惊讶的是,与他们相遇的印第安人竟然会说英语。因为这些印第安人与英国人早有接触,其中甚至还有人被绑架到英国生活过。印第安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且教给他们种植玉米以及捕鱼打猎的知识。最终双方还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以保证彼此之间的和平共处。时间到了1621年的9月,这时的极端派清教徒移民者,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实现了粮食大丰收。双方便在一起举行了欢庆宴会,后世则延续了这一传统一直到今天,这也就是美国感恩节的由来。

 
今天的感恩节

这些移民到北美洲的极端派清教徒,他们的信仰被后来的美国人所继承,并且成为了今天美国人精神信仰的主体。又或者也可以这样讲,虽然此时的美国尚未建国,但是这些极端派清教徒却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批精神上的美国人。而那些帮助了极端派清教徒的印第安人,他们的下场却并不那么美好。由于后来移民到此地的英国人逐渐增多,在生存的压力之下,英国移民者与印第安人的矛盾逐渐增大。所以最终双方爆发了战争,而战争的结果则是印第安人惨败,并且受到了残酷的屠杀。这也是美国形成过程中的原罪。

参考文献
毕蓝:《美国的故事》,阳光博客出版社,2018年版。

赞(3)
------------------------
.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15 10:0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5-31 13:14